- 2022-08-31 08:00:20 来源: 国家文物局
8月30日,“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展出。
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既有表现“庙堂仪范”的含淳咏德,“林下风雅”的高蹈优游,更不乏描绘黎民大众日常艰辛劳作、节庆欢愉的风俗画。
远古岩画已有人物风俗画雏形。至西周始成观风与化俗的政治传统,使得历代统治者尤重民风变化。世情之淳薄,殊方之人文,农工之造作,商贾之交易,皆可凭图画的直观性与艺术性而传载。加之画家出于自觉意识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与记录,使人物风俗画逐渐成为重要画科。魏晋时已有画田家景物的名家。及至两宋,人物风俗画达到高峰,技法多样,且题材广泛,农桑渔猎、陶冶纺织、月令社庆、村市游戏、商贾行旅,尽被画家惟妙惟肖地呈现于笔底毫端,令人回味无穷。
风俗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历史和学术价值。风俗画本身所表现的重点已经超越了人物图式,特定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人文内涵与人文关怀是人物风俗画的画外之意。风俗画虽然题材多样,但从总整体论,是以带有喜庆意味的题材为主,表现的是太平盛世下的民丰国富与安居乐业。由于画家的视域与角度的不同,以及画家本身的身份所属,出于画家的自觉意识与关怀,他们的画笔也会表现民生的艰难。我们在欣赏和解读风俗画时,不妨试着于画作的笔墨、形象之外,捕捉到画家最想表达的真实情感,去体味古人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智慧。
展览是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历代人物风俗画共96件,予以展示。绘画佳作中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呈现出生动鲜活、精彩纷呈的众生形象以及古代生活场景。游目于画作,观众可以领略艺术之美,感悟历史智慧,传扬文化精神。
展览展出至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 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