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08:19:0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8月6日晚,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东北廊桥之万安桥失火。火灾造成五墩六孔廊桥中的五孔木构建筑损毁,东侧一孔部分桥廊和桥头的长新大圣庙幸存。8月7日,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会同当地文物、消防救援部门和公安机关开展工作,调查事故原因,评估火灾损失和文物损毁情况,研究后续保护工作安排等。
万安桥始建于北宋,距今900余年,初名龙江公济桥,俗名长桥、彩虹桥。万安桥五墩六孔,总长98.20米、宽4.7米,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2006年,万安桥等12座古廊桥组成的“闽东北廊桥”列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包括万安桥在内,福建1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木拱廊桥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包括万安桥在内的木拱廊桥保护是福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创新“司法+保险”模式等保护古廊桥。2021年7月,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作暨屏南县古廊桥文物保险签约,为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办理文物(不可移动)保护保险,总保险金额达300万元。2021年8月,屏南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文旅局等联合签署了《廊桥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协议》,并将万安桥等3座国保木拱廊桥作为试点推行“桥员制”,由3位员额检察官与3位员额法官各自认领职责、签订责任书,构建一站式法律监督及诉讼服务机制。
相关文物专家表示,福建等地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廊桥火灾安全事故,应当认真查明、分析、梳理火灾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做好预防,排除隐患,找到最佳应对方法,同时应该从国家层面尽快完善出台文物消防规范和标准。
屏南县官方表示,将把此次火灾原因调查和保护、修复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第一时间查明火灾原因,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启动万安桥修复工作,目前已初步拟定修复方案,将按程序向上审批。屏南县将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即日起对全县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为期14天的全面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隐患排查到位、整治到位;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对因工作失职或履职不力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正在部署开展全国文物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木结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强化安全举措,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督促压紧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健全落实消防设施及防火巡查制度,确保文物安全。(中国文化报 驻福建记者黄国勇 2022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