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19 08:32:49 来源: 文博在线平台
为响应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与气候”主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4月18日成功举办“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为本次活动致辞,由协会秘书长闫亚林代表宣读。宋新潮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议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理念和经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呼吁广大文化遗产工作者,在文物保护工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严承高参加会议并致辞。
姜波表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把“遗产与气候”作为本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立意深远。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气候变化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妥善应对灾难性气候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包括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凌明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市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工作,一是转变保护理念,积极应对气候风险;二是强化灾害评估和能力建设,确保排除险情隐患;三是建立行业部门间合作机制,合力提升遗产保护效果。
严承高表示,国家林草局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尝试,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他提出,国家林草局将继续开展多部门合作,支持跨学科研究,优化遗产保护风险应对机制与能力,促进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协同保护。
研讨会由协会历史村镇、石窟、管理研究、防灾减灾等专委会共同协办;得到了协会理事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员单位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苏州市计成文物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文博在线平台 杨逸尘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