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文艺界引发强烈反响
    2021-12-15 09:24: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1214日上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文艺界参会代表强烈反响。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结束后,大家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充分说明讲话带给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力量和鼓舞。北京代表团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激动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冯远征认为,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德行的培养很重要。德艺双馨,德在前,艺在后。我是在老一代艺术家的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的,但我深知无论他们多严厉,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做好人。所以在培养青年演员时,我也想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年轻人:好演员不能只追求演技,更要端正德行。总书记强调铸魂培根传承不只是技艺的传承,更要注重品格的培养。北京人艺未来的五年,将有一批‘60的演员面临退休,所以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人,加强梯队建设。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用心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冯远征说。

  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了5点希望。他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5点希望指明了文艺创作的主题、宗旨、追求、传播方向,对文艺工作者做人从艺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中国摄协代表团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把党中央的殷切期待和人民的美好愿望铭记于心、践之于行,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领悟人民心声,感悟艺术脉动,让人民成为摄影作品的主角,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塑造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艺术经典形象,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5点希望,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道明了方法。中央有关单位代表团代表、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徐春妮总结了12个字——作品文质兼美,做人德艺双馨。徐春妮认为,相比五年前的上一次大会,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了。讲好中国故事,怎样讲好中国故事?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总书记用一系列的形容词告诉了我们答案——用情’‘用力地讲,要能够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徐春妮感叹,听完总书记的讲话,格局打开了,思路也宽广了,方向有了,方法也学会了。对我们来说,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地、怎样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

  “第一次参加全国文代会,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中国剧协代表团代表、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演员刘昊然今年只有24岁,是该代表团里年龄最小的代表。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专门提到青年了。他表示,今天的讲话让他联想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这次会议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在大学毕业后刘昊然即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并且在入团的第一年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从《建军大业》中饰演青年将军粟裕,到《1921》中饰演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从出演《我和我的祖国》到出演《我和我的家乡》,再到今年参与中国煤矿文工团献礼建党百年的音乐诗剧《血沃中华》,刘昊然将每一次的饰演经历都当做一次红色教育和精神历练。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刘昊然也下定决心:一是向前辈和老师们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三是善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对年轻观众的影响力,要努力传递正能量,做好青年人的表率;四是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钻研红色革命题材作品上。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台湾地区代表团团长、台湾知名戏剧制作人林恺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关于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的希望让林恺感触颇深,他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多年来,台湾地区舞台上一直保留着优秀的戏剧传统,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台湾观众也一直保有热情的观赏氛围。台湾地区的文艺工作在坚持守正创新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不少作品得到了两岸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林恺希望,今后两岸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携手共进。我对两岸未来的戏曲文化交流持乐观态度,因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未来我们要做的,仍然是不要让戏曲的交流仅仅停留在剧目演出的层面上,要让两岸的艺术家动起来,互相交流、共同创作,不仅让台湾的艺术家来到大陆,还要让大陆的好戏、好角儿到台湾,共同把戏曲艺术推向海外。林恺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薛帅 刘淼 卢旭 20211215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