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08:18:56 来源:北京文博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充分肯定100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出明确要求。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传达学习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的通知》要求,聚焦首都考古工作实际,加强研究谋划,就做好考古工作提出四个方面贯彻措施。
一是坚持深学深悟,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全局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做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推动首都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和考古专项规划落实。统筹全市考古资源,以琉璃河、路县故城考古为重点,设立城市副中心、金中都、圆明园等重大考古课题进行科研攻关。以重点项目带动大遗址公园建设,以点带面提升遗址保护整体水平。
二是密切协同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充分依托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保护主体共同推动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推动考古工作与基本建设、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互利共赢。坚持“先考古、后出让”,健全地下文物保护配套制度。充分发挥首都科研院所和科研专家资源集中优势,推动科研合作机制建设。围绕早期文明起源与燕文化、北京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历史演进中的作用、燕山南北生业经济形态研究等核心课题,加强省际合作,形成区域考古研究共同体。推动考古学与相关学科融合,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机制,提升考古发现与研究水平。
三是做好成果转化,丰富文化供给。及时完成考古报告编辑出版,加强重要资料成果研究发表。挖掘文物背后历史内涵,讲好文物故事,加强考古研究成果阐释,创新推动考古成果活化利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大考古志愿者招募力度,营造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牢牢把握首都考古话语权,主动发布考古信息,拓展传播方式媒介,打造北京公众考古季品牌,策划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加强机构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有关要求,积极与编制部门沟通,加强考古事业单位人员力量,推进设立专门单位,加强编制保障。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考古领域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多渠道引进考古专业人才。贯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调动考古专业人员积极性,推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关心关爱考古工作者,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北京文博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