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博物馆成立 首展聚焦文物福寿文化再续“园说”
    2021-09-30 10:11:21    来源:中国文物报

  9月28日,在全国18家文博单位的见证下,颐和园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作为颐和园博物馆的首展也于同日拉开帷幕。
  据介绍,颐和园积极响应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号召,立足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历时4年时间,推动完成博物馆挂牌成立。颐和园博物馆以文昌院景区为前身,采用了世界通行的藏品库与展馆相结合的现代化博物馆模式,文物展厅2777平方米,建筑功能满足了博物馆陈列与文物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颐和园博物馆成立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颐和园文物工作再迈进一步,更加融入行业发展,提升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
   颐和园博物馆成立的首展“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以“园说”系列展览,向公众进一步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深刻内涵。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缪祥流介绍,此次特展延续了2019年“园说”首展的文化脉络,依托颐和园所藏文物资源,联合国内18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首次聚焦园林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原创性、创新性强,选题视角独特,展现了园林文物在历史、科学、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展览展出286件/套福寿文化题材的国内文物及外销文物,分为“福寿绵长”“寿山福海”“福寿万象”“福寿满堂”及“福寿攸同”五部分。展品时间跨度四千年余年,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西周青铜器、汉代瓦片、唐代铜镜、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时代的家具、器物、字画,甚至还有从唐代开始的外销瓷器,全面追溯了福寿文化的历史渊源,学术挖掘亦深入新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质朴美好的审美意趣、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8日。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藏有近4万件可移动文物,是全国园林系统收藏文物数量最多的公园。这些文物绝大多数来自清代宫廷旧藏,品类多、级别高、系统性强,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颐和园遗产价值的重要体现。颐和园博物馆的成立,既是落实中央、北京市有关部署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持续落实北京市工作部署,在保护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深入挖掘园林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园林和文物为载体,通过“园说”品牌打造更多的园林展览精品,解读传统元素和时代符号,描绘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共生的时代旋律。(中国文物报 赵昀 2021年9月29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