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03 08:41: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连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文旅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热血沸腾,满怀激情,纷纷表示将乘势而上,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发展事业尽心血,为祖国复兴作先锋。
助力乡村振兴,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周卫军说:“我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和同事倍感振奋。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展旅游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2020年成功创建少数民族地区以旅游扶贫富民为特色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书记要求我们不要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周卫军表示,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新起点新征程,融水文旅部门将按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把乡村建设和改变乡村面貌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民宿带、大健康产业带。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与农业、大健康的融合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中打造出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在湘西,5年来,辰溪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驻修溪镇椒坪溪村帮扶工作队始终把百姓的致富梦当作自己的中国梦来追求。工作队积极引进白茶基地项目,3年发展到1300余亩,2020年村民劳务工资收入达500万元,分红资金150多万元,椒坪溪村旧貌换了新颜。“我们的工作队被评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辰溪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驻修溪镇椒坪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谢溪梅说,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未来将遵循“十四五”规划擘画的美好蓝图,以此次获得的表彰为新的起点,将荣誉转化为抓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严守绝无返贫底线,扎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突出文化惠民,推进基层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这几年,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为助力脱贫攻坚,组织上百批次的“文艺轻骑兵”,赴商河县、平阴县等地开展文化帮扶活动。无论是演出还是笔会、培训,济南市文化馆坚持问计于民,针对贫困村需求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通过精准聚焦提高服务效能。一些山区、贫困地区的群众,借助济南市文化馆的平台,掌握了一门非遗手艺,实现了增收致富,带动了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和民俗产业发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随着产业项目的引入,一些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被盘活,百姓收入增加,紧跟而来的就是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济南市文化馆馆长马迎春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精准服务理念,一方面加大基层调研力度,走家入户,把乡亲们在新时代的文化需求摸清;另一方面创新内容供给,主推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模式,发挥村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争取在乡村舞台点起“燎原星火”。
在豫中地区,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利用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汝窑文化之乡等特色文化资源,在全县39个贫困村全部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精准扶贫·文化同行”系列活动和贫困群众文艺特长、文旅技能培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扶志”“扶智”作用。
“实干惠民,实干兴邦。”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玲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未来,宝丰文旅人将深入学习贯彻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打造文化事业繁荣、文旅产业兴旺的文旅强县。突出文化惠民,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快汝瓷、曲艺、魔术等“六大文化”向“六大产业”转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为自己成为300多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启东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级主任科员、青龙满族自治县安子岭吉利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他说,这么多人奋战在扶贫一线,团结一心,合力攻坚,这是何等的壮举。“特别是听到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宝贵生命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他们都是我并肩战斗的战友、一起为脱贫事业忘我打拼的同志。正是这么多不顾生死、不怕困难的扶贫人前仆后继,才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我们一定会以英雄的精神为指引,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战斗,再立新功。”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广大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只有充分调动起困难群众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老百姓热起来、行动起来,最终富起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驻羊槽村第一书记陈永刚说。
“如今,羊槽村已经大变样,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美。”羊槽村党支部书记马小东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思路更开阔,有信心和决心带领村民群众把羊槽村建设得更好。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人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羊槽村二组村民安付升难掩心中的喜悦,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他一家原来因病致贫,2014年起,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大力投入荒山造林,全家生活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站在新的起点上,舞台更加广阔,任务更加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这一战略性举措,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东北,黑龙江省富锦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杨军这两天反复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感慨良多。
杨军表示,富锦市群艺馆将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并将总书记讲话落实到工作当中。“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将带领全体馆员跟紧党的步伐,通过组建遍布城乡的群文队伍、培养优秀的文艺骨干、打造知名的群文品牌等措施让富锦市的广大群众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山城重庆,近三年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扶贫集团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工作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创新扶贫方式方法,积极做好产业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持续建强扶贫一线战斗堡垒,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至2020年底,实现全村203户890人全部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8.8%下降至0。
“有幸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很激动,很光荣。”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扶贫集团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工作队,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清明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方文表示,和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的舞台更加广阔,任务更加艰巨,未来将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的要求,深入学习和领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文化报 统稿:宾阳,参与采写:苏锐、陈关超、张玲、崔娜、李秋云、范海刚、张建友、侯文斌 2021年3月3日)
助力乡村振兴,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周卫军说:“我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和同事倍感振奋。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展旅游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2020年成功创建少数民族地区以旅游扶贫富民为特色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书记要求我们不要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周卫军表示,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新起点新征程,融水文旅部门将按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把乡村建设和改变乡村面貌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民宿带、大健康产业带。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与农业、大健康的融合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中打造出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在湘西,5年来,辰溪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驻修溪镇椒坪溪村帮扶工作队始终把百姓的致富梦当作自己的中国梦来追求。工作队积极引进白茶基地项目,3年发展到1300余亩,2020年村民劳务工资收入达500万元,分红资金150多万元,椒坪溪村旧貌换了新颜。“我们的工作队被评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辰溪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驻修溪镇椒坪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谢溪梅说,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未来将遵循“十四五”规划擘画的美好蓝图,以此次获得的表彰为新的起点,将荣誉转化为抓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严守绝无返贫底线,扎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突出文化惠民,推进基层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这几年,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为助力脱贫攻坚,组织上百批次的“文艺轻骑兵”,赴商河县、平阴县等地开展文化帮扶活动。无论是演出还是笔会、培训,济南市文化馆坚持问计于民,针对贫困村需求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通过精准聚焦提高服务效能。一些山区、贫困地区的群众,借助济南市文化馆的平台,掌握了一门非遗手艺,实现了增收致富,带动了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和民俗产业发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随着产业项目的引入,一些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被盘活,百姓收入增加,紧跟而来的就是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济南市文化馆馆长马迎春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精准服务理念,一方面加大基层调研力度,走家入户,把乡亲们在新时代的文化需求摸清;另一方面创新内容供给,主推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模式,发挥村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争取在乡村舞台点起“燎原星火”。
在豫中地区,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利用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汝窑文化之乡等特色文化资源,在全县39个贫困村全部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精准扶贫·文化同行”系列活动和贫困群众文艺特长、文旅技能培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扶志”“扶智”作用。
“实干惠民,实干兴邦。”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玲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未来,宝丰文旅人将深入学习贯彻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打造文化事业繁荣、文旅产业兴旺的文旅强县。突出文化惠民,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快汝瓷、曲艺、魔术等“六大文化”向“六大产业”转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为自己成为300多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启东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级主任科员、青龙满族自治县安子岭吉利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他说,这么多人奋战在扶贫一线,团结一心,合力攻坚,这是何等的壮举。“特别是听到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宝贵生命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他们都是我并肩战斗的战友、一起为脱贫事业忘我打拼的同志。正是这么多不顾生死、不怕困难的扶贫人前仆后继,才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我们一定会以英雄的精神为指引,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战斗,再立新功。”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广大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只有充分调动起困难群众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老百姓热起来、行动起来,最终富起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驻羊槽村第一书记陈永刚说。
“如今,羊槽村已经大变样,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美。”羊槽村党支部书记马小东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思路更开阔,有信心和决心带领村民群众把羊槽村建设得更好。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人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羊槽村二组村民安付升难掩心中的喜悦,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他一家原来因病致贫,2014年起,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大力投入荒山造林,全家生活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站在新的起点上,舞台更加广阔,任务更加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这一战略性举措,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东北,黑龙江省富锦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杨军这两天反复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感慨良多。
杨军表示,富锦市群艺馆将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并将总书记讲话落实到工作当中。“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将带领全体馆员跟紧党的步伐,通过组建遍布城乡的群文队伍、培养优秀的文艺骨干、打造知名的群文品牌等措施让富锦市的广大群众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山城重庆,近三年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扶贫集团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工作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创新扶贫方式方法,积极做好产业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持续建强扶贫一线战斗堡垒,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至2020年底,实现全村203户890人全部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8.8%下降至0。
“有幸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很激动,很光荣。”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扶贫集团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清明村工作队,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清明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方文表示,和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的舞台更加广阔,任务更加艰巨,未来将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的要求,深入学习和领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文化报 统稿:宾阳,参与采写:苏锐、陈关超、张玲、崔娜、李秋云、范海刚、张建友、侯文斌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