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项目公布4项重要考古成果
    2020-12-31 08:23: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新石器时代4项重要考古成果。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基本确定了由瓮城前通道、瓮城壕沟、瓮城、瓮城城门、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其瓮城是中国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该城门结构特征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中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与中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考古学材料。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是海岱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时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随着高等级墓葬及玉器的出土,其区域中心地位凸显。岗上遗址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是湖南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七星墩古城遗址自距今5000年开始修建,到距今4500年左右发展到鼎盛阶段,再到距今4000年左右外城城垣废弃,其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共沿用了约1000年,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是首次在洞庭湖地区完整揭示出的一处夏代早期的聚落公共墓地,填补了洞庭湖地区在距今4000年前后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处肖家屋脊文化墓地,且结构完整,布局清晰,为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据介绍,此次通报的4项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我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海岱及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中国文化报 记者薛帅 2020年12月31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