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的启示
    2020-12-15 13:49:12    来源:国家文物局

  经过各地文博单位踊跃申报和初评、终评,“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入选项目日前在京揭晓。与全国文物、博物馆领域已有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十佳文化遗产图书、十佳文博技术产品等传播品牌多年来的深厚积淀、备受青睐相比,这项新兴的文博行业特色案例宣传推介活动,一经2019年初创、2020年持续开展,便很快引起了业界的热烈反响和公众的积极关注,参评案例的数量和覆盖面日益扩大,案例做法经验的典范意义和标杆作用也在初步显现并与日俱增。
  从“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启动以来两个年度的开展情况看,之所以很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宣传影响,一方面,根本上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得益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和国家文物局有关工作部署的陆续发布与贯彻实施,得益于即将迎来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历史纪念节点之际,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辉煌历程的精神感召,以及红色血脉、革命文化传承弘扬热潮的强大激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地党委、政府及宣传、文旅、文物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史迹纪念地等各级各类革命文物单位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
  从2019 、2020两个年度“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入选案例项目(共40个)的构成看,既有重要革命旧址、纪念地保护维修工程和革命文物、史料征集保护项目,也有革命史迹、展览开放服务及特色社会教育、文创旅游活动;既有革命战争岁月、新中国建设年代的历史题材,也有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的现实选题;既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又兼涉国有与非国有、文物系统与其他行业,更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既有中央、省市所属传统文博机构站位高、专业强、发力精准的大型文物保护利用专项,也有基层县乡村及老少边偏远地区克服困难、奋发有为的感人案例,更有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工作模式,助力红色旅游、精准扶贫,惠及革命老区民生改善、建设发展的成功范式。因此可以说,该推介活动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近年来各地各领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热潮频现、如火如荼的兴盛局面。
  从宣传推介活动的开展模式和组织安排看,活动举办方秉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组建了专家智库,制订、发布了活动章程和评审办法,通过申报材料及参评资格审核、专家会议初评、入围项目单位案例演示交流与专家评议投票等程序,每届活动评选产生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各10项。依托中国文物报社的行业媒体资源,组织开展入选案例采访报道,多渠道、多平台宣传推介案例做法和经验,包括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如@中国文物报、@文博在线平台、@文博中国等,以及这些文博媒体在强国、人民、新华、央视等主流媒体平台的入驻传播,在抖音、快手、微视、B站、知乎、企鹅号、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社交媒体的延伸推介,努力提升典型案例的导向引领作用,不断扩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社会影响。
  当今人类社会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各类富有智慧和价值的知识、信息的积聚、传播,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而呈急剧爆发之势,承载、传播知识、信息的介质、载体和平台、渠道也日趋多元。若要把某一知识体系或精神成果、文化品牌(IP)树立起来并不断做强、持续发展,一定离不开可供凭借、依托的平台工具和体制机制。就我国文博行业而言,尽管资源厚、作用大,但鉴于其在全国各行业中机构、队伍的规模有限,想要做好做大一项具有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品牌,往往受困于受众面偏窄而致事倍功半,也因此而需要品牌活动举办者、参与者予以持续不懈的培育和坚守。“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虽生逢其时,但要持续、长效地发展成长、枝繁叶茂,仍需从评审原则、入选标准、推介方式、交流平台等方面不懈发力,更趋规范,拓展参与渠道,扩大宣传影响。
  ——在评审原则上,应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案例的政治站位和精神高度;坚持探索创新和导向引领,理念技术、方法手段要紧跟时代,贴近现实;坚持文博行业特色优势,发挥让文物说话、以物证史的传播特长,以革命文物征集、保护维修、陈列展览等的专业成果奉献社会、服务公众,以依托文物、展览等优势文博资源开展的有温度、接地气的特色教育活动实现高热度、受追捧;坚持在确保案例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兼顾区域、门类平衡,对中西部、革命老区、基层边远单位以及文物系统之外的行业部门、民间力量举办或参与的保护利用案例,应给予适当倾斜扶持和宣传激励。
  ——在入选标准上,应研究细化、逐步健全相关指标,对案例的选题策划、原创能力、学术支撑、专业呈现、传播方式、社会反响、综合效益等制订可量化、易把握的评审细则(甚至分值),既可使申报单位明确创建目标并有所遵循,又便于增强评审环节的规范性、公平性,也更有利于推介活动的公开、公正及便于监督。
  ——在加大宣传推介、交流借鉴力度方面,应组织有关媒体记者、专业采编队伍深入案例单位进行实地采访报道,挖掘案例做法经验及鲜活故事,把可借鉴、易推广的范例方法提炼出来、传播出去。特别是明年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纪念之际,应围绕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发展中的热点、前沿问题拟定研讨主题,约请40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单位及有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深化交流(或可视研讨交流效果,逐步总结经验,形成机制,于每年“七一”期间举办相关论坛、峰会),进一步助推各地革命文物单位再接再厉、开拓奋进,不断开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国家文物局 跃森 2020年12月15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