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河南段文旅融合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2020-11-02 08:58: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秋天的河南滑县道口镇,大运河两岸一片金黄。人们走在河堤上放眼望去,古村落、古码头、古城墙将宽阔的河床揽入怀中,美丽的大运河自南向北蜿蜒。
  大运河滑县段现存原生态古河道8240米、古码头9座、古城墙3000余米、历史街区古建筑1000余间,还有古庙宇、古民居、古商号等丰富历史遗存,基本保持了原有形制和结构。
  “如今,镇里镖师后代传承的老功夫、能工巧匠传承的老手艺、飘香百年的‘老味道’,都是当年运河文化的遗风。”滑县运河管理处主任王国鸿介绍,古时的道口镇,码头沿河密布,上下数里船桅如林,繁忙喧闹的街市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造就了古镇的市井烟火气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融交流。这种开放性的运河文化,一直延续至清朝中叶,道口镇因此有“小天津”的美誉。
  以滑县段为代表的大运河河南段促进了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支撑隋、唐、宋等封建王朝鼎盛繁荣,促进了华夏历史主体形态形成,是大运河的根脉和原点。
  大运河河南段由河南境内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和京杭大运河会通河三部分构成。目前,永济渠(卫河)仍在发挥防洪灌溉和生态景观作用;通济渠洛河段仍是黄河重要支流,汴河段大部分有河道遗迹或掩埋地下、城市周边河段仍在通水;会通河台前段尚存地面遗迹。
  河南境内大运河文化“家底”非常丰厚,包括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和遗址共7项(占全国总数的22.6%)、6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4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森林公园、17个国家湿地公园等。河南段大运河、黄河的空间范围高度重合,这在沿黄九省区与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中独具优势。大运河像一条长袖,如何舞动起来,如何让其活起来、闹起来、繁华起来,是大运河河南段保护发展的主题。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南省正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平台,建好大运河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推动大运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璀璨枢纽段为定位,引导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差异化发展。
  河南省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优先做好大运河与黄河叠加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今年3月24日至4月9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同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古今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展普查,共遴选34处一级资源,在此基础上重点谋划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等7个先行建设区。
  通过对运河沿线40个县区上报项目的严格筛选,河南省共确定28个具有引领性的文化旅游项目;重点跟进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郑州荥泽古城、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发掘、浚县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民宿走进巩义市、洛龙区、老城区等大运河沿线市县活动,认定芒砀小院(永城)、姜子牙的渡口(台前)、枕水人家(朱仙镇启封故园)等一批运河沿线精品民宿,打造运河民宿产业带。
  结合河南省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河南省明确将大运河河南段打造成为遗址活化最有效、历史体验最丰富、文旅融合最深入的中国大运河璀璨枢纽段,重点围绕“魂”“水”“城”“镇”“村”“游”六大建设内容,引导运河沿线地区进行差异化建设。其中,洛阳片区主打“运河源头,隋唐胜迹”,郑州片区主打“运河新城,都市休闲”,开封片区主打“运河皇城,宋都风雅”,商丘片区主打“运河故道,文艺风情”,焦新片区主打“运河农耕,生态和谐”,安鹤片区主打“运河商贾,故都遗风”,濮阳片区主打“运河水工,文化交融”。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出台,为河南省今后的大运河文旅保护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河南特色,强力推动规划在河南段率先落地实施。
  围绕重点打造“研学运河 河南最中”大运河河南段品牌形象,将通过培育运河古都研学带、运河遗址研学带、运河非遗研学带、运河古镇研学带、运河水工研学带,开发运河遗址文化研学游、运河古都历史研学游、运河古镇风情研学游、运河水工科技研学游、运河生态修复研学游、运河非遗体验研学游六大运河精品研学旅游线路等,建设“五带三高地”,即环境优美的生态带、文旅融合的景观带、传承创新的文化带、蓬勃发展的产业带、对外交流的新纽带;运河活化高地、运河研究高地、运河研学高地。
  河南省将重点推出运河印象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举办运河故事系列文化节会活动,丰富运河记忆系列文化展会活动,策划运河争鸣系列文化论坛活动,开展运河精神系列文体赛事活动;打造10项标志性大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形成文中品运河、艺中赏运河、闲中忆运河、游中读运河文艺精品体系。
  此外,以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为核心,中原大地上将重点建设3个大运河标志性线路示范段、8个标志性古镇、8个文旅融合示范村、10个特色小镇、10个品牌田园综合体、4个品牌民宿集聚区,重点开发“学海运河”文化旅游研学产品、“功夫运河”体育健身旅游产品等7类品牌产品,重点建设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北宋东京城国家文化公园等八大运河标志性文化公园,全方位打造“运河源头,古都风韵,通晓古今,研学中国”河南样板。(中国文化报 驻河南记者陈关超 通讯员张飞 2020年11月2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