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考察之行在当地文旅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2020-10-19 08:20: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十月的南粤大地生机勃勃,从韩江之畔、南海之滨到莲花山下,处处跃动着文化的音符,奏响着旅游的乐章。10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广东潮州、汕头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企业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改革开放、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珍惜和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增强文化旅游内涵,使灿烂历史文明和当代先进文化相得益彰。
 
  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的广济桥,察看桥亭、浮桥,眺望韩江两岸风貌,了解桥梁历史文化特色,听取广济桥修复保护情况介绍。
  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余小洁向总书记介绍了广济桥的历史文化特色。谈到讲解的经历,余小洁激动地说,总书记每到一处,都驻足端详、深入了解,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传承工作殷殷嘱托。“这些年,政府致力于广济桥的保护与创新活化,把它作为非遗展示推广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了潮州文化地标的作用。作为一名守桥人,我一定不忘初心,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呵护好、爱护好这座桥。”余小洁说。
  考察期间,习近平登上广济楼,察看展厅里的潮州非遗文化作品,观看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现场制作演示,并同他们亲切交流,了解潮州传统技艺传承情况。当总书记一行来到展厅二楼,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金子松、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正在精心创作。
  当时,金子松对即将完成的作品《富贵长春》进行精雕细琢,这件一米高的木雕已经花费了他差不多3个月的工夫,上面的富贵鸟、石榴花、牡丹等图案栩栩如生。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让今年已65岁、从事木雕创作47年的金子松深受鼓舞。他说:“我要尽最大努力培养好接班人,把潮州木雕一代一代传下去。”
  康惠芳当时正在展厅里创作潮绣《岁朝清供》,针法的精细、构思的巧妙令人赞叹。康惠芳从15岁开始学习潮绣,至今已有57年,她在潮绣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了“立体双面垫高绣法”,填补了潮绣针法技艺空白,并成功研制了双面头发绣。“总书记叮嘱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人,要责无旁贷地把文化传承下去。”康惠芳说,自己将努力做好传承,把手艺代代相传,使带有潮州特色的服装走向全球,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牌坊街是潮州市的文化地标之一,23座古牌坊连接起51条古街巷。习近平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集结地等情况,并走进街边商铺,同店员、顾客热情交谈。潮州抽纱刺绣传承人祝书琴在东门街开了一家潮绣展示馆。她说:“总书记来到展示馆的时候,大家太激动啦!”
  祝书琴在母亲的影响下迷上了潮绣,她的展示馆里陈列了不同时期的潮绣、抽纱代表作,还有一张母亲1960年获得的奖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和对文化工作者的激励进一步鼓舞了祝书琴,她说:“一定传承弘扬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爱上潮州、爱上潮文化!”
  潮州牌坊街也是小吃一条街,牛肉丸、蚝烙、狮头鹅、咸水粿、番薯芋等潮州特色小吃满街飘香。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陈泓开设的潮膳楼餐厅,厨师正在用力捶打砧板,制作牛肉丸。陈泓向总书记介绍了牛肉丸的制作、价格和保质期以及复商复市情况。
  11年前,陈泓读完大学后回乡创业,目前开设了4家客栈和1家餐厅。今年年初,他的生意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在正在复苏,营业额已与去年同期持平。“有总书记的肯定鼓励,我更有动力、更有干劲了!”陈泓表示,将努力探索潮菜的标准化和可复制经验,把潮菜更好地推介出去,让潮州美食走得更远。
  “总书记这么关心地方文化艺术,特别提到潮剧,我们潮剧界感到很光荣、很幸福。”今年86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说。1957年,广东省潮剧团首次进京演出,姚璇秋成功塑造了《苏六娘》中苏六娘、《荔镜记》中黄五娘、《扫窗会》中王金真等角色,大获好评,其本人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叶剑英、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1961年,《苏六娘》《荔镜记》(即《陈三五娘》)被拍摄成潮剧艺术影片,更多人认识了潮剧和姚璇秋。“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潮剧,在党的支持下不断发展。这是潮剧的荣光,我为这个剧种感到骄傲。”姚璇秋说,“我愿尽余生之力,为潮剧贡献一切。”
  潮剧丑生方展荣也是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总书记十分关心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我们感到十分振奋。”方展荣说,这些年来,潮剧传承势头好,但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接下来要想办法做好传承工作,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考察调研,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和经济特区发展成就。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历程,讲解员黄少彦向总书记作了讲解。回顾为总书记讲解的经历,黄少彦说,一开始因为激动有些紧张,不过总书记的和蔼可亲感染了她,讲解也越来越从容。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把开埠文化陈列馆打造成汕头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参观了具有潮汕侨乡特色的侨批文物馆。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又称“银信”。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汕头侨批文物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馆藏约12万封侨批。
  汕头市龙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蔡垂政说,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他的几位长辈去了泰国,他逢年过节也经常收到长辈们寄来的侨批。“想要研究华侨史,就一定要到侨批文物馆参观。”蔡垂政说,未来将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保护好侨批文物,传承好侨批文化。
  汕头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他和同事们更加坚定了抢救和保护侨批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的信心和决心,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小公园开埠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开埠区之一,拥有诸多历史建筑。街区着力提升潮汕传统“老字号”形象,重点打造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设立陶瓷微书、抽纱、剪纸、玉雕等工作室。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街区风貌,听取当地开展埠区修复改造、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等情况介绍,并作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的地方,就在国家级非遗项目陶瓷微书代表性传承人王芝文的工作室前,当时站在人群最前边的王芝文感到很兴奋。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就像春风吹进我们的心田,朋友圈都轰动了。作为传承人,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陶瓷微书更好地传承下去。”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伍茸表示,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入开展潮州文化研究,以改革担当精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绣花功夫开展文化保育活化利用。潮州将创建古城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
  “总书记此次赴广东考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韶关始兴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朱慧芳说,始兴是千年古县、“中国围楼文化之乡”,有500多座围楼,下一步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东莞市横沥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漪舟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文旅工作者的信心,为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表示,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西关历史文化街区、粤剧艺术博物馆等时,强调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此次在广东考察期间,总书记进一步就保护传承岭南文化、潮汕文化、开埠文化、侨批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文旅资源开发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刻铭记这份厚望与嘱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文化报 驻广东记者谭志红 2020年10月19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