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恢复八成,内循环驱动产业升级
    2020-10-10 09:38: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从1999年横空出世算起,走过21年的黄金周,从来没像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一样被寄予厚望。出游热情高涨,市场加速复苏,这个超长的8天“超级黄金周”不负众望,极具韧性的旅游业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一道亮眼的风景,更被视为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的清晰信号。
  曾经热衷领略异域风光的游客,重新将目光聚焦在祖国的大好山河,在旅途中抒发家国情怀;旅游市场供需两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西部成为出游新时尚;文旅融合带来新体验,红色旅游、夜间旅游更红火;各地防疫、复工并重,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让景区更加安全、有序。
  从产业层面看,“内循环”模式正驱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让旅行的品质与性价比凸显,国内旅游市场已逐渐走出疫情阴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新的一页已经开启。
  安全生产不放松 
  疫情倒逼之下,今年“十一”成为智慧化程度、友好度较高的长假。虽然景区人多了,但却很少看到排长队购票入园和长时间拥挤的场面。越来越多的景区正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保障游客的参观体验,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
  适时国庆中秋假期前,文化和旅游部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统筹做好假期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并将景区接待游客量上调至最大承载量的75%。
  10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台骀山景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后,文化和旅游部连夜印发加强火灾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随后召开国庆中秋假日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深刻汲取山西省太原市台骀山景区重大火灾事故教训,抓好假期安全防范工作,并发文再次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全力保障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预约出游常态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美团联合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景区预约旅游便利度指数显示,我国5A、4A级旅游景区以及一级博物馆的预约旅游便利度比去年进一步提升,超过90%的5A级旅游景区已实现网络售票、分时预约等便利服务。景区预约制正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无预约不旅游”已成为出行常态化选择。今年“十一”,使用美团门票预约旅行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4%。目前已有92%的5A级旅游景区在美团APP上开设线上预约窗口,提供网络购票、分时预约、扫码入园等便利服务。
  “看到长假第一天的门票订单数据,我们都不敢相信,到了下午3点27分,票量就超过去年一倍,全天的门票量增长超过了200%。”一位在假期监测门票数据的携程产品经理说。携程门票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期景区消费的火爆,得益于各大景区预约服务的成熟,通过旅游平台预订门票已经成为了游客的习惯。
  大交通出行人次创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每日平均发送旅客为6211.5万人次。受益于国内旅游的强劲复苏,携程数据显示,假期机票订单量环比9月增长超过100%,火车票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300%,汽车票环比增长超过200%。
  高德地图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用户累计导航总里程超过210亿公里,较去年同比增长28.3%,全国高速拥堵里程占比同比上升66%。中秋节回乡探亲、短途游、自驾游的趋势非常突出,驾车跨城出行占比同比2019年有所上升。手机地图上亮起的每一个点、每一条道路,都是“十一”出游的美好记忆。
  去哪儿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说,国庆期间,去哪儿平台机票预订同比去年增量达到15%;民航国内航线已承运1150万人次,同比上升3.8%。兰翔预测,民航总体旅客量将在节后持续回升。
  “低线城市旅行需求的爆发,将持续推动行业的强势复苏。”同程艺龙CEO马和平表示。该平台数据显示,黄金周前一日,国内大交通(含机票、火车票、车船票)出行人次单日突破410万,总出行人次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其中,低线城市大交通出行人次同比增长超30%。
   “补贴大战”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黄金周向来是观察国民消费的黄金窗口,今年“十一”黄金周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的第一个超长假期,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激动的答卷。
  景区消费是今年黄金周的核心,携程数据显示,仅假期前4天,携程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已增长100%,创历史新高。10月3日,美团门票也创下了单日入园人次突破500万的新纪录。今年以来损失惨重的旅游行业和从业者,抓住机会恢复人气和收入。
  这也意味着黄金周旅游平台“补贴大战”效果显著。“此次各大旅游平台的补贴,不同于以往局限于跑马圈地、抢占用户,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振用户消费信心,加速旅游经济的复苏。”有电子商务研究专家对此分析。
  周边深度游受热捧 
  在川藏318国道自驾穿梭于优美风景中,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家人一起缅怀革命先烈,在浙江安吉帐篷客酒店中遇见美丽乡村……驴妈妈旅游网(以下简称“驴妈妈”)董事长王小松介绍,IP乐园、自然生态型景区、人文景区、乡村旅游,成为中秋国庆出游四大热门主题。
  本地游和周边游依然位居市场C位,国内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已成大势所趋。越来越多人倾向在同一城市多住几天,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发掘当地深度美景。“90后”“00后”等新世代人群占比超过60%,成为出行的绝对主力军。
  “往年都是往外跑,今年带孩子好好逛了逛省内的宁波、绍兴。4天自驾走走停停,孩子玩得开心,也学到不少东西。”家住杭州的吴女士说。王小松表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往年出境游或跨省游客人,尤其是有“读书郎”的家庭,今年国庆多数选择深度打卡省内、当地玩乐,并在出游时间上、时长、产品档次上较往年有较大升级。
   “穿越大半个中国”成新趋势 
  国庆8天长假,请3休11、请6休16,足够穿越大半个中国。同时,疫情促使国内游玩法迭代,旅客也从观光型转向度假型。从前“小众”的西北及青藏地区成为国庆“网红”,尤其受到往年出境游游客欢迎。看沙漠、大江大河、丹霞地质,骑骆驼、走丝路遗址都成为国庆热门玩法,无人机航拍、美食私家团、户外徒步、滑翔伞、热气球、潜水等新玩法热度猛增。
  国庆期间,2人至6人的精品小团游、自由行尤其受欢迎。驴妈妈平台显示,“大西北”路线受交通不便影响以跟团游为主,2人成单、一团一车、升级高端酒店住宿、旅拍及游玩内容微定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游客对传统跟团的印象,成为消费升级下的人气产品王。
  文化成为文旅消费核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驴妈妈数据显示,国庆期间,该平台夜游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27%,上海黄浦江夜游、绍兴护城河夜游、华清宫《长恨歌》、《宋城千古情》等更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人气高涨。同程艺龙方面也指出,黄金周期间的文旅消费需求非常旺盛,文化成为文旅消费的核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并带动了当地的住宿、餐饮等消费需求。
   “舌尖上的相遇”、“百县千碗”美食“金名片”展示、“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浙江绍兴文化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全市共举办七大项文化惠民活动近300项。文化为舟,情怀致远,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为节日增添了仪式感,让节日更有韵味。
  文旅消费提升旅游品质 
  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向往带动了产品价格的提升。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民宿平均客单价约为1290元,相对去年同期上涨约60%。云南大理古城、浙江舟山嵊泗县、北京延庆度假区、四川郫县等地的乡村民宿拥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自然风光,还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人文风情,这些地区风格独特的高品质独栋乡村民宿订单量显著增加。
  出境游受限之下,旅游产业“内循环”模式推动了今年国庆旅游整体升级。在去哪儿平台上,湖北地区各项旅游产品预订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七成以上,新疆地区恢复达到近八成。恢复最好的西藏、青海、海南,在去哪儿平台上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三成以上。在跨省游客和本地游客交织下,全国15省(直辖市)的旅游预订量均超过去年。
  不过,疫情影响仍不容小觑,特别是专家预测今冬国内或将迎来第二波疫情小高峰,与疫情共舞的旅游业经营者,既要抓住眼下“回血”的好机会,更要挖掘新的增长点,否则“寒冬”将更加难熬。(中国文化报 记者鲁娜 2020年10月10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