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2 08:25: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宁夏吴忠、银川等地,深入农村、社区、防洪工程、农业产业园区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行调研。
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之后,习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调研。行走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葡萄廊间、鱼米田间,昔日的苦瘠之地已发展成今天的塞上江南。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引起宁夏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为宁夏文化和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稻花香里说丰年
“以‘农业+旅游+文化’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稻渔空间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从最开始种植有机水稻,到进行稻鱼立体种养,如今当地已发展起休闲观光农业。在这里,天为幕,地为纸,稻禾绘制的绮丽画卷,再现了“鱼米之乡”的肥沃富庶;在这里,稻鱼和谐,多元共生,一田多用的创新模式营造出“塞上江南”的良好生态。目前,园区每年产出大米260万公斤,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书记一下车先问,这是什么企业?紧接着问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听到我说让农民入股到合作社,总书记点点头,看起来很高兴。”谈起总书记的调研指导,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建文激动不已。
“总书记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给予很大的肯定,夸赞这里是个好地方!”赵建文说,“总书记和农民谈得最多,最关心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收入问题。询问农民和公司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关心农民有没有公交车坐、有没有自来水……”
赵建文向总书记汇报:“我是一名老党员,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深知农民的不易,也深知农业发展中有许多不足。2012年,我决定回来带领农民一起干。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变成股东,得到更多收入。2016年至2019年,我们每年每亩给农民保底800元,并二次分红,让农民在这里打工,每天有130元至150元的收入,这样下来平均每年就有大约4万元的收入。”
“总书记对我‘思想超前,能把水稻和养殖相结合,能把休闲农业这个三产融入到一产中’的评价,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节水和现代农业方面继续去探索、去摸索、去创新,以‘农业+旅游+文化’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赵建文说。
贺兰山下果园香
“按照总书记对我们加大旅游发展的指示,今后将投入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发展旅游业”
习近平对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6月9日下午,来到银川市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他远眺巍巍贺兰山,听取贺兰山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下午5点多,我在田间看见总书记走进葡萄园……”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农场总经理毛雪难掩激动之情,“总书记问了20多个问题呢,比如葡萄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和收入、工人的工作情况等。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书记问我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特色和个性是什么。”
毛雪来自“苦甲天下”的西海固,200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志辉源石工作。16年来,她陪着公司一起成长,见证了贺兰山下的废址荒滩变成万亩家园。毛雪说,酒庄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如今有400多种植物在这安家,7200亩防风林、2000亩花园式葡萄园、1000亩经果林有效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总书记对矿山的治理与修复、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的结合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总书记很关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更关心贺兰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理解,绿水青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要保护好‘父亲山’贺兰山。金山银山就是我们的葡萄产业,我们通过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解决周边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以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从1996年到现在,我们从几百亩发展到1.8万多亩,成功治理了超过1.3万多亩废弃的荒山、荒坡。”
志辉源石酒庄是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里建起的第一座酒庄,每年大概接待十几万游客,解决了村里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总书记能够来到贺兰山下,走进我们的生态种植园,就是对我们20多年植树造林、进行生态治理的最大肯定,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谈到今后的发展,袁辉说,“目前,我们的庄园仅能提供观光服务,缺少吃、住、游、休闲等其他旅游服务,按照总书记对我们‘加大旅游发展’的指示,今后将投入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发展旅游业。”
据了解,今年年底,贺兰山户外休闲运动公园南门东西两侧百余亩沙坑将建成两个足球场和一个攀岩场。届时,在政府主导下,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6000亩沙坑修复将全部完成。目前,昔日寸草不生的沙坑上,300多种百万余株树木正焕发勃勃生机,贺兰山户外休闲运动公园每月迎来2万多名游客。
建设美丽新宁夏
“积极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
自发展全域旅游以来,宁夏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蓬勃发展,先后涌现出黄河大漠观赏型、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休闲农庄型、农家特色餐饮型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并带动了以葡萄酒、枸杞等为主体的特色文旅产业,成为宁夏休闲旅游和假日消费的新亮点、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夏发展特色产业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宁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真正助力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仁汉说。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刘涛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文化旅游市场相对低迷、活跃度较低,在这个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考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文化扶贫扶志的发展道路,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给我们增强了信心和力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全体干部职工群心振奋,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银川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13850人,其中回、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社区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花园社区,考察当地民族团结社区创建等情况。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说:“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常态化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扶贫攻坚’‘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讲好吴忠的‘黄河故事’,用责任和情怀书写文化旅游的新篇章。”(中国文化报 崔娜 2020年6月12日)
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之后,习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调研。行走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葡萄廊间、鱼米田间,昔日的苦瘠之地已发展成今天的塞上江南。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引起宁夏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为宁夏文化和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稻花香里说丰年
“以‘农业+旅游+文化’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稻渔空间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从最开始种植有机水稻,到进行稻鱼立体种养,如今当地已发展起休闲观光农业。在这里,天为幕,地为纸,稻禾绘制的绮丽画卷,再现了“鱼米之乡”的肥沃富庶;在这里,稻鱼和谐,多元共生,一田多用的创新模式营造出“塞上江南”的良好生态。目前,园区每年产出大米260万公斤,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书记一下车先问,这是什么企业?紧接着问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听到我说让农民入股到合作社,总书记点点头,看起来很高兴。”谈起总书记的调研指导,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建文激动不已。
“总书记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给予很大的肯定,夸赞这里是个好地方!”赵建文说,“总书记和农民谈得最多,最关心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收入问题。询问农民和公司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关心农民有没有公交车坐、有没有自来水……”
赵建文向总书记汇报:“我是一名老党员,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深知农民的不易,也深知农业发展中有许多不足。2012年,我决定回来带领农民一起干。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变成股东,得到更多收入。2016年至2019年,我们每年每亩给农民保底800元,并二次分红,让农民在这里打工,每天有130元至150元的收入,这样下来平均每年就有大约4万元的收入。”
“总书记对我‘思想超前,能把水稻和养殖相结合,能把休闲农业这个三产融入到一产中’的评价,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节水和现代农业方面继续去探索、去摸索、去创新,以‘农业+旅游+文化’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赵建文说。
贺兰山下果园香
“按照总书记对我们加大旅游发展的指示,今后将投入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发展旅游业”
习近平对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6月9日下午,来到银川市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他远眺巍巍贺兰山,听取贺兰山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下午5点多,我在田间看见总书记走进葡萄园……”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农场总经理毛雪难掩激动之情,“总书记问了20多个问题呢,比如葡萄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和收入、工人的工作情况等。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书记问我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特色和个性是什么。”
毛雪来自“苦甲天下”的西海固,200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志辉源石工作。16年来,她陪着公司一起成长,见证了贺兰山下的废址荒滩变成万亩家园。毛雪说,酒庄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如今有400多种植物在这安家,7200亩防风林、2000亩花园式葡萄园、1000亩经果林有效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总书记对矿山的治理与修复、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的结合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总书记很关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更关心贺兰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理解,绿水青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要保护好‘父亲山’贺兰山。金山银山就是我们的葡萄产业,我们通过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解决周边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以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从1996年到现在,我们从几百亩发展到1.8万多亩,成功治理了超过1.3万多亩废弃的荒山、荒坡。”
志辉源石酒庄是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里建起的第一座酒庄,每年大概接待十几万游客,解决了村里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总书记能够来到贺兰山下,走进我们的生态种植园,就是对我们20多年植树造林、进行生态治理的最大肯定,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谈到今后的发展,袁辉说,“目前,我们的庄园仅能提供观光服务,缺少吃、住、游、休闲等其他旅游服务,按照总书记对我们‘加大旅游发展’的指示,今后将投入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发展旅游业。”
据了解,今年年底,贺兰山户外休闲运动公园南门东西两侧百余亩沙坑将建成两个足球场和一个攀岩场。届时,在政府主导下,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6000亩沙坑修复将全部完成。目前,昔日寸草不生的沙坑上,300多种百万余株树木正焕发勃勃生机,贺兰山户外休闲运动公园每月迎来2万多名游客。
建设美丽新宁夏
“积极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
自发展全域旅游以来,宁夏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蓬勃发展,先后涌现出黄河大漠观赏型、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休闲农庄型、农家特色餐饮型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并带动了以葡萄酒、枸杞等为主体的特色文旅产业,成为宁夏休闲旅游和假日消费的新亮点、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夏发展特色产业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宁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真正助力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仁汉说。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刘涛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文化旅游市场相对低迷、活跃度较低,在这个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考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文化扶贫扶志的发展道路,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给我们增强了信心和力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全体干部职工群心振奋,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银川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13850人,其中回、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社区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花园社区,考察当地民族团结社区创建等情况。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说:“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常态化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扶贫攻坚’‘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讲好吴忠的‘黄河故事’,用责任和情怀书写文化旅游的新篇章。”(中国文化报 崔娜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