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3 14:31:46 来源:国家文物局
2019年12月19日,在三星堆发现9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了《深化四川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探索四川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路径,推动四川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2019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与山西、湖南、山东等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梳理发现,2019年文物部门与其他行业机关部门、地方政府、高校、社会企业机构和国外机构的合作数量不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也不断丰硕。“合作”成为文物行业2019年的重要“关键词”。
国家文物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合作,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梳理国家文物局与四川、山西、湖南、山东等省签署的合作协议,可以看到合作主旨是为了推动地方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合作范畴涉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推进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村落发展、人才培养、科技保护、文物保护责任落实、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机制创新等诸多领域。在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在加强本辖区文物安全督察和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加强文物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建设、加大支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财政投入、将文物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均推出了积极举措。
国家文物局与其他部门合作,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为守护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2019年积极主动与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开展了多次打击文物犯罪行动、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行动;同时与地方政府和机构开展专项合作。2019年6月,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热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基地框架协议》,共同支持热水墓群考古和保护工作,提升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研究整体水平。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与云南大学签署“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合作协议。
文博机构横向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在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直属机构也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和文博机构的合作,各地文物机构也相互开展合作。2019年2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11月4日,陕西、重庆和四川三省市文物局签署《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川陕片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开展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公园;11月11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文物报社分别与四川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文旅融合相关合作发展。
文博机构与社会企业合作,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2019年,社会机构与地方文博机构的合作数量越来越多,合作内容也不断拓展丰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界的“大IP”每年都会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开展合作,且合作范围和形式每年都在增加;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移动、联通、华为等通讯公司陆续与多家博物馆开展科技前沿合作,在博物馆开通5G业务;2019年9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分别与健力宝、上海龙头、农夫山泉、中钞华森、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馆藏资源授权合作协议。
中外交流合作,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文物保护互利共赢。2019年,除了常规的文物展览交流、考古发掘与国际学术交流论坛合作外,中国与法国、意大利、尼泊尔、美国、俄罗斯、沙特等国也签署了文化遗产与打击文物犯罪领域的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并成功从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追回一批海外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签署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
相比以前,2019年应该是文物行业开展对内对外合作成果最多的一年。未来,在文物事业不断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事业需要改革发展、文旅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文物行业的合作机遇将越来越多、合作范围会越来越广、合作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文物行业迎来了一个合作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文博机构正在以此为契机,大步前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 刘远富 2020年1月3日)
国家文物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合作,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梳理国家文物局与四川、山西、湖南、山东等省签署的合作协议,可以看到合作主旨是为了推动地方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合作范畴涉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推进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村落发展、人才培养、科技保护、文物保护责任落实、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机制创新等诸多领域。在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在加强本辖区文物安全督察和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加强文物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建设、加大支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财政投入、将文物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均推出了积极举措。
国家文物局与其他部门合作,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为守护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2019年积极主动与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开展了多次打击文物犯罪行动、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行动;同时与地方政府和机构开展专项合作。2019年6月,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热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基地框架协议》,共同支持热水墓群考古和保护工作,提升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考古研究整体水平。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与云南大学签署“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合作协议。
文博机构横向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在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直属机构也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和文博机构的合作,各地文物机构也相互开展合作。2019年2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11月4日,陕西、重庆和四川三省市文物局签署《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川陕片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开展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公园;11月11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文物报社分别与四川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文旅融合相关合作发展。
文博机构与社会企业合作,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2019年,社会机构与地方文博机构的合作数量越来越多,合作内容也不断拓展丰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界的“大IP”每年都会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开展合作,且合作范围和形式每年都在增加;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移动、联通、华为等通讯公司陆续与多家博物馆开展科技前沿合作,在博物馆开通5G业务;2019年9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分别与健力宝、上海龙头、农夫山泉、中钞华森、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馆藏资源授权合作协议。
中外交流合作,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文物保护互利共赢。2019年,除了常规的文物展览交流、考古发掘与国际学术交流论坛合作外,中国与法国、意大利、尼泊尔、美国、俄罗斯、沙特等国也签署了文化遗产与打击文物犯罪领域的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并成功从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追回一批海外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签署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
相比以前,2019年应该是文物行业开展对内对外合作成果最多的一年。未来,在文物事业不断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事业需要改革发展、文旅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文物行业的合作机遇将越来越多、合作范围会越来越广、合作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文物行业迎来了一个合作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文博机构正在以此为契机,大步前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 刘远富 2020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