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3 13:52:50 来源:国家文物局
12月11日,第三届“东胡林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区政府主办,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中国民主同盟门头沟区工委、门头沟区斋堂镇人民政府承办。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宋慰祖、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刘洪昌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的专家和相关文化学者近百人与会。
本次论坛以“旱作农业发祥地,中华农耕文明源”为主题,演讲嘉宾分别从“东胡林人”遗址在旱作农业考古中的价值及研究成果,“东胡林人”遗址的保护对京西文旅产业发展的促进,宣传提升“东胡林人”遗址和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并倡议尽快推动“东胡林人”遗址申报北京市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步伐,为门头沟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作用。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1966年由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现。经考古发掘后,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5年被公布为门头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至200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正式发掘。(国家文物局 冯朝晖 2019年12月12日)
本次论坛以“旱作农业发祥地,中华农耕文明源”为主题,演讲嘉宾分别从“东胡林人”遗址在旱作农业考古中的价值及研究成果,“东胡林人”遗址的保护对京西文旅产业发展的促进,宣传提升“东胡林人”遗址和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并倡议尽快推动“东胡林人”遗址申报北京市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步伐,为门头沟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作用。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1966年由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现。经考古发掘后,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5年被公布为门头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至200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正式发掘。(国家文物局 冯朝晖 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