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3 13:47:42 来源:国家文物局
12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专题展“中国古代佛造像”,经过一周的改陈布展重新开展。展览通过佛教东渐两千年间沉淀的265件藏品,完整地勾勒出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呈现了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改陈后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保持了原有结构,围绕“溯源”与“发展”的主线进行展出。“溯源”主要展示古印度地区的佛造像,引领观众了解佛造像发源地的造像艺术;“发展”由“汉传佛造像”和“藏传佛造像”两个并列部分组成,展示佛造像在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展览分为“西来梵像——古印度地区佛造像”“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和“汉藏交融——藏传佛教造像”三部分。
改陈后,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展柜仍为原有的楠木展柜,但重点调整了展柜内的灯光照明,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视觉效果更好,更清楚地展现了展品细节。同时,鉴于以往观众触摸外露展品频发的现象,将原来外露展出的石雕和木雕造像放入展柜,提升了展品的安全系数。展览空间划分相对简洁,中心展柜构成展线流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和“藏传佛造像墙”形成展览高潮。在展品内容上,汉传佛像部分补充了陶瓷、铁铸与金铜佛像,藏传佛造像则补充了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佛像和大量祖师像,使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体系表现得更为全面,同时彰显国博在藏品方面的特色。(国家文物局 博文 2019年12月12日)
改陈后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保持了原有结构,围绕“溯源”与“发展”的主线进行展出。“溯源”主要展示古印度地区的佛造像,引领观众了解佛造像发源地的造像艺术;“发展”由“汉传佛造像”和“藏传佛造像”两个并列部分组成,展示佛造像在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展览分为“西来梵像——古印度地区佛造像”“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和“汉藏交融——藏传佛教造像”三部分。
改陈后,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展柜仍为原有的楠木展柜,但重点调整了展柜内的灯光照明,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视觉效果更好,更清楚地展现了展品细节。同时,鉴于以往观众触摸外露展品频发的现象,将原来外露展出的石雕和木雕造像放入展柜,提升了展品的安全系数。展览空间划分相对简洁,中心展柜构成展线流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和“藏传佛造像墙”形成展览高潮。在展品内容上,汉传佛像部分补充了陶瓷、铁铸与金铜佛像,藏传佛造像则补充了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佛像和大量祖师像,使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体系表现得更为全面,同时彰显国博在藏品方面的特色。(国家文物局 博文 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