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08 16:22:11 来源:国家文物局
11月5日,中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重庆大足开幕。
此次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大足石刻研究院承办。来自意大利、日本以及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代表共140余人参加论坛。
共有37位专家、19位青年学者进行汇报发言。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分享了他们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汇报内容涉及岩土文物保护理论与理念、文物科技保护历史与进展、岩土文物病害特征与机理、保护关键技术及案例分析,以及岩土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其中不乏创新性的保护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效果,例如: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是保护实践的重要理论支撑,基础研究应贯穿岩土文物保护的全过程;预防性保护方法应建立在岩土文物的环境特征、保护需求、保护理念的剖析上;精细化勘测技术和保护治理的研发与应用是解决岩土文物表征与探测以及保护加固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现状评估、保护技术应用和保护效果综合评价中大有可为,是岩土文物保护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兼容性是制约保护实践的重要约束,与传统工艺和材料的交叉结合是重要方向。(国家文物局 见习记者何文娟 2019年11月8日)
此次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大足石刻研究院承办。来自意大利、日本以及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代表共140余人参加论坛。
共有37位专家、19位青年学者进行汇报发言。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分享了他们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汇报内容涉及岩土文物保护理论与理念、文物科技保护历史与进展、岩土文物病害特征与机理、保护关键技术及案例分析,以及岩土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其中不乏创新性的保护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效果,例如: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是保护实践的重要理论支撑,基础研究应贯穿岩土文物保护的全过程;预防性保护方法应建立在岩土文物的环境特征、保护需求、保护理念的剖析上;精细化勘测技术和保护治理的研发与应用是解决岩土文物表征与探测以及保护加固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现状评估、保护技术应用和保护效果综合评价中大有可为,是岩土文物保护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兼容性是制约保护实践的重要约束,与传统工艺和材料的交叉结合是重要方向。(国家文物局 见习记者何文娟 2019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