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
    2019-08-06 08:34: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近年来人类取得首次探测到引力波、首次拍摄到黑洞照片等重大发现,在2019年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之际,全世界再次向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表达崇敬与纪念。8月2日,“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广义相对论论文手稿原件、19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的4篇论文、爱因斯坦与罗素最后的书信等展品,首次来到上海与观众见面。
  上海是爱因斯坦唯一到访过的中国城市。在“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上,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为原件,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的两页手稿原件,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文物。关于引力波的论文原件、晚年思考“统一场论”的笔记本原件等,也是爱因斯坦天才思想的珍贵宝藏。夏元瑮、束星北、蔡元培、宋庆龄、朱家骅、周培源、魏宸组等中国名人致爱因斯坦的信函原件及爱因斯坦的回信原件,更是观众了解爱因斯坦当年与中国交往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科学成就,还涉及他的哲学思想、信仰与世界观,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亲人、爱人、朋友的关系等,力图还原爱因斯坦从“天才”到“人”、又从“人”走向“伟人”的历程。
  爱因斯坦是希伯来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遗嘱中表明要将自己的著作、遗物捐赠给该大学。目前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藏有8.3万份爱因斯坦的物件,收藏数量为世界之最。为确保本次展览成功举办,爱因斯坦档案库学术主任、希伯来大学前校长哈诺赫·古冯德教授今年6月专程来沪考察,为展览提供具体指导。他说:“我们不仅会从库中选出多件物品,还会带来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古冯德表示,无论从科学、经济发展还是国际关系的角度考量,中国都是他们要选择的重要巡展地点。之所以将首站选在上海,则是因为爱因斯坦来过上海两次,在上海有过不少传闻与故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方在庆介绍,爱因斯坦在1922年11月赴日本讲学前途经上海,去过知名人士王一亭的宅院,还去过豫园和佛寺,他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展品中就有爱因斯坦家藏的《道德经》和与中国相关的书籍。
  97岁高龄的杨振宁教授作为曾与爱因斯坦见过面的科学家,在特展开幕式上回忆了自己和爱因斯坦数次交往的经历。第5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贡晓荀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爱因斯坦最重要的品质是敢于去想前人不去想、发现前人没发现的联系。正是这种精神启发了中国学生去不断探索,勇攀科研高峰,为国争光。”
  据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绣华介绍,此次展览在设计上突出“深幽”和“探索”,如爱因斯坦一生年表等都以“扭曲”的形式呈现,让观众有直观的“空间和时间弯曲”之感。此外,展览专设与爱因斯坦研究理论直接相关的五大多媒体互动体验区,还原了爱因斯坦的书房和讲桌等实景,并为观众准备了品类繁多、好玩好用的爱因斯坦主题文创产品。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其间还会举办多场公益活动。(中国文化报 记者洪伟成 2019年8月6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