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05 09:0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未来城市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大厦有多高,也不全有赖于其GDP的发展速度,而取决于它是否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我们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我们认为文化不再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而是城市发展的基础。”8月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中,甘肃敦煌、浙江绍兴、山西太原、浙江温州、江苏扬州、山东淄博6个候选城市市委和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为各自城市的代表,在评审会上作陈述和答辩。
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陈述和答辩环节表现出来的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责任感和文化自信,让人印象深刻。笔者看到,在终审环节获得较高分值的城市,大多是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城市。
以江苏扬州为例,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扬州古城以前也存在着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古城保护问题上,当地政府认为保护和利用应遵循“古而不破、古而不死”原则,古城外部建筑要古得经典,内里生活要融入现代。当地一方面从一些古城因保护不力发生火灾事故中吸取教训,着力实施以供电、消防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全力完善古城的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留住居民、留住古城历史和文脉上下功夫。
“城市书房”是扬州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些自助式书房不仅24小时不打烊,而且遍布老百姓家门口。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书房”就成了这座千年古城最明亮的地方。扬州市民说,只要“城市书房”灯光明亮,城市就充满希望。
敦煌,虽是一个县级市,但在西部地区却别有一番魅力。自汉武帝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始,这座城市发展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敦煌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枢纽城市”。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敦煌是接受外来文化最先和最多的地区。这里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唯一交汇之地”,中华文明经此远播欧亚,多元文化在这里美美与共。
旅游业是敦煌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2018年,敦煌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超过60%,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客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为了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敦煌市政府先后投入7亿多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65处文物遗存得到保护。
这些进入终审环节的城市大都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文化特色。让人感叹的是,这些城市的主要负责人对“鲜明”和“特色”城市风貌有着准确的认知。他们认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与“人文之美”是鲜明和特色城市风貌的底色,应举全市之力维护文化传统,推动城市人文建设。
相信唯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拥有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城市繁荣也必以文化兴盛为基石。(中国文化报 李静 2019年8月5日)
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陈述和答辩环节表现出来的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责任感和文化自信,让人印象深刻。笔者看到,在终审环节获得较高分值的城市,大多是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城市。
以江苏扬州为例,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扬州古城以前也存在着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古城保护问题上,当地政府认为保护和利用应遵循“古而不破、古而不死”原则,古城外部建筑要古得经典,内里生活要融入现代。当地一方面从一些古城因保护不力发生火灾事故中吸取教训,着力实施以供电、消防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全力完善古城的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留住居民、留住古城历史和文脉上下功夫。
“城市书房”是扬州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些自助式书房不仅24小时不打烊,而且遍布老百姓家门口。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书房”就成了这座千年古城最明亮的地方。扬州市民说,只要“城市书房”灯光明亮,城市就充满希望。
敦煌,虽是一个县级市,但在西部地区却别有一番魅力。自汉武帝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始,这座城市发展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敦煌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枢纽城市”。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敦煌是接受外来文化最先和最多的地区。这里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世界四大文明体系唯一交汇之地”,中华文明经此远播欧亚,多元文化在这里美美与共。
旅游业是敦煌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2018年,敦煌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超过60%,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客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为了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敦煌市政府先后投入7亿多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65处文物遗存得到保护。
这些进入终审环节的城市大都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文化特色。让人感叹的是,这些城市的主要负责人对“鲜明”和“特色”城市风貌有着准确的认知。他们认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与“人文之美”是鲜明和特色城市风貌的底色,应举全市之力维护文化传统,推动城市人文建设。
相信唯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拥有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城市繁荣也必以文化兴盛为基石。(中国文化报 李静 201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