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玫代表:加强北京老城整体保护,让文脉代代相传
    2019-03-05 08:53:24    来源:国家文物局

留住老北京的韵味
    “鸟瞰城市的最佳方法也许就是从宫殿后面煤山(今景山)上的亭子里向下看。此处是这一带的最高点,……能对整个城市一览无余。向下望去,皇城的绮靡光彩和壮丽辉煌展现于眼前。”林语堂描述北京的语言,齐玫脱口而出,而她的建议正是关于老北京城保护的。
    “对于北京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动情、真切的描述。今天,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北京城的老样子正不断地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从小生长在北京的齐玫对北京有着特殊的感情。
    整体保护老北京城的建议,是齐玫经过深入的走访调研形成的。
    在北京人的心中,北京应该是这样的:它的天际线是宫殿与四合院组合在一起,胡同掩映其中。色彩上既有金黄的闪烁,又有灰色的沉稳,特别是大片的灰色民居,衬托出皇宫的宏伟辉煌。城市的美,在人们的心中,是在景山上鸟瞰故宫时,黄色琉璃瓦耀眼的光芒;是在四合院的庭院中,家人的欢声笑语;是在胡同里自由自在的闲逸;是在晴日里护城河畔远眺西山的憧憬;是在颐和园西堤漫步时映入眼帘的湖光山色;是在樱桃沟树荫掩映下聆听溪流的歌唱;是在香山幽静的草坪上嗅到青草的芳香……
    京剧、京韵大鼓、老北京的童谣、北京人的老礼儿等等,都印记在北京这座古都的文脉中。“这些都是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齐玫说。
整体保护北京老城
    其实,北京老城保护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护内容”中明确指出:“老城保护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说明政府充分认识到保护工作的关键点。”齐玫说。
    对于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认识,应该是涵盖了北京城的整体,不仅仅是皇城、中轴线,或某些区域。“如:历史文化街区,如果仅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保护对象,那么,保护区外的四合院、胡同如何保护就会出现问题。”齐玫补充道。因此,老城整体保护从地域概念讲,应是原老城墙以内(包括护城河)区域的保护。从文化遗产角度讲,应该涵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了具有北京城特色的自然、环境、地上建筑、人文气息等,特别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人的生存,有了人气城市才会有生气,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活化传承,具有生命力。
    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齐玫觉得,关于北京老城保护规划中提到的人口疏解,城市功能疏解的重点应该是在更好地保护原驻民生活的前提下的疏解,因为,城市的文化记忆需要人来传承,城与人共生。
完善北京老城保护相关条例
    据了解,2019年,北京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
齐玫希望在相关工作中,一些条例能够进一步完善。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建议增加相关监督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督办、落实、审核,从而保证包括北京老城保护在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另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谈到北京老城保护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这需要完整地确立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概念和定位,特别是整体保护工作的准则、范围、内容、条件、措施等细则,齐玫认为这样使条例更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可行性。
    “建议在老城整体保护规划编制中,形成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系列条例、方案,对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工作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及解读,从而保证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工作有序、常态、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将北京这座千年古城的文脉代代传承。”齐玫说。(国家文物局 徐秀丽 2019年3月4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