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新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
    2018-11-30 08:15:22    来源:国家文物局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自10月29日起历时一个月,圆满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第一阶段的田野调查工作。
    科考队先后对拉萨河、雅砻河、尼洋河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等以往发现的石器采集点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调查人类活动遗迹点40处,24处遗迹点上采集到了早期人类活动遗物标本及样品,包括大量陶片、少量石制品、炭屑、零星动物骨骼及人骨;其中山南昌果沟遗址、波密卡定遗址、林芝立定村地点、林芝村(尼池村)地点、居木(巴果绕村)遗址、加拉马遗址采集到了较多地遗物。
    林芝立定村地点为此次科考新发现人类活动遗迹点,通过清理3个文化层剖面,采集到陶片、石制品、动物骨骼、炭屑及浮选、植硅体土样;此外在该地点东南部还发现两座被破坏的竖穴土坑墓,部分人骨风化严重且暴露在外。该遗存的发现将填补藏东南区域人类早期活动史,可能对重建高原文明演化提供有效实证。
    科考队将通过对各类样本检测分析,深入研究藏东南雅江流域古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藏东南生态、环境、地貌、冰川演化等情况,对雅江流域以往发现的遗迹点的地貌地质等方面作出补充研究。(国家文物局 杨晓燕 童艳 谭韵瑶 2018年11月29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