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01 09:14: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上升,世界范围内希望了解中国、开始喜欢中国文化的人群日渐庞大。中文教材、教辅越来越受到境外读者的欢迎,境外出版单位对中文作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如何获得中文作家、翻译家的授权以及稿酬转付等有关问题,让很多境外出版单位犯难。记者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了解到,作为教科书和报刊转载稿酬收转的法定机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通过打造中文作品境外授权的成熟平台,构建境外中文教材、教辅版权许可模式,完善境外其他中文图书获得版权许可的渠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了解,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成立10年来,为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出版单位,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出版单位或其他机构解决了中文教材、教辅选文以及其他种类图书的授权和稿酬转付问题,其中涉及20余家境外出版单位的40余种出版物,累计为中文作家、翻译家转付境外出版单位的稿酬千余次,共计50余万元,受到了境外出版单位和中文文字作品权利人的一致好评。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介绍,文著协在提供作者授权或转付稿酬服务方面有着很多优势。“首先,我们有一个7万多人的作者、译者数据库,个人会员近万人,个人会员授权作品10万余部,单篇作品数十万篇。其次,协会联系作者的渠道很多,对作家、作品比较熟悉,对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发行情况和付酬标准比较熟悉,且授权程序便捷,可以保证出版时间。最后,收费合理透明,支付方式简单灵活,转付稿酬准确高效。”
越来越多的境外出版单位向文著协寻求帮助。目前,境外出版单位使用中文作品最多的是中文教材、教辅出版物。张洪波告诉记者,这些境外出版的中文教材、教辅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多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教育类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也有一部分是选自中文报刊,还有少部分来自网络媒体。第二,选用的作品类型主要以散文、诗歌和小说节选为主。第三,涉及的作家大多是现当代文学名家。
在这种情况下,文著协充分发挥掌握作者、译者资源和信赖度高的优势,彼此形成了长期互信合作的良好关系。最近几年,一些境外出版机构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向文著协提出选文目录和选文内容,请文著协提前与作者或继承人确认内容和授权,文著协也根据境外出版机构的需求,主动推荐有授权的中文作家作品。对于境外已经出版的中文教材、教辅,根据其稿酬标准、发行范围和影响,文著协主动向中文作者或权利人做解释说明工作,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鉴于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长期稳定性和受众比较广泛的特点,一般的教材、教辅都要使用3年至6年,所以,文著协也将授权期限做了相应调整,采用授权期限内一次性支付稿酬方式,方便了境外合作方。
另外,考虑到内地有些教材出版单位、文学期刊社或文学社团不一定拥有作者授权而容易产生版权纠纷的情况,文著协建议合作方在与上述机构合作时,要求提供授权书、转付稿酬账单,并在合同中写入担保条款和违约责任等。
“香港对中文作品版权许可的需求一直十分旺盛。自2009年起,香港有8家出版公司出版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教辅以及其他中文图书,这些香港出版公司都是通过文著协解决了其选文的稿酬转付问题,至今都与文著协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张洪波举例说。
日本株式会社公文教育研究会所倡导的公文式学习方法,已经流传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0年起,文著协就与该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公文式教育教材中选用的百余名中文作家作品授权问题。
中文在新加坡被称为华文,新加坡的华文教材在全球也被广泛使用。自2012年起,新加坡有两家教育出版社与文著协建立合作关系,在5年多的时间里,文著协为中文作家转付华文教材稿酬20余万元。
“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境外一些机构经常因为找不到中文作者而在教材、教辅上发表版权声明,试图免责,这也隐含着很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今后,文著协将继续加大与境外主要中文教材、教辅出版机构的联系,了解其需求,为其提供全面的版权解决方案,同时加大法定许可稿酬转付力度和版权贸易力度,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更多中华优秀文化作品走出去,为境外使用者更加便捷地使用、传播中文作品,为优秀的中文作家、作品走向世界,提供更加优质的版权服务。”张洪波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叶飞 2018年6月1日)
据了解,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成立10年来,为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出版单位,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出版单位或其他机构解决了中文教材、教辅选文以及其他种类图书的授权和稿酬转付问题,其中涉及20余家境外出版单位的40余种出版物,累计为中文作家、翻译家转付境外出版单位的稿酬千余次,共计50余万元,受到了境外出版单位和中文文字作品权利人的一致好评。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介绍,文著协在提供作者授权或转付稿酬服务方面有着很多优势。“首先,我们有一个7万多人的作者、译者数据库,个人会员近万人,个人会员授权作品10万余部,单篇作品数十万篇。其次,协会联系作者的渠道很多,对作家、作品比较熟悉,对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发行情况和付酬标准比较熟悉,且授权程序便捷,可以保证出版时间。最后,收费合理透明,支付方式简单灵活,转付稿酬准确高效。”
越来越多的境外出版单位向文著协寻求帮助。目前,境外出版单位使用中文作品最多的是中文教材、教辅出版物。张洪波告诉记者,这些境外出版的中文教材、教辅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多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教育类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也有一部分是选自中文报刊,还有少部分来自网络媒体。第二,选用的作品类型主要以散文、诗歌和小说节选为主。第三,涉及的作家大多是现当代文学名家。
在这种情况下,文著协充分发挥掌握作者、译者资源和信赖度高的优势,彼此形成了长期互信合作的良好关系。最近几年,一些境外出版机构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向文著协提出选文目录和选文内容,请文著协提前与作者或继承人确认内容和授权,文著协也根据境外出版机构的需求,主动推荐有授权的中文作家作品。对于境外已经出版的中文教材、教辅,根据其稿酬标准、发行范围和影响,文著协主动向中文作者或权利人做解释说明工作,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鉴于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长期稳定性和受众比较广泛的特点,一般的教材、教辅都要使用3年至6年,所以,文著协也将授权期限做了相应调整,采用授权期限内一次性支付稿酬方式,方便了境外合作方。
另外,考虑到内地有些教材出版单位、文学期刊社或文学社团不一定拥有作者授权而容易产生版权纠纷的情况,文著协建议合作方在与上述机构合作时,要求提供授权书、转付稿酬账单,并在合同中写入担保条款和违约责任等。
“香港对中文作品版权许可的需求一直十分旺盛。自2009年起,香港有8家出版公司出版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教辅以及其他中文图书,这些香港出版公司都是通过文著协解决了其选文的稿酬转付问题,至今都与文著协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张洪波举例说。
日本株式会社公文教育研究会所倡导的公文式学习方法,已经流传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0年起,文著协就与该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公文式教育教材中选用的百余名中文作家作品授权问题。
中文在新加坡被称为华文,新加坡的华文教材在全球也被广泛使用。自2012年起,新加坡有两家教育出版社与文著协建立合作关系,在5年多的时间里,文著协为中文作家转付华文教材稿酬20余万元。
“境外中文教材、教辅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境外一些机构经常因为找不到中文作者而在教材、教辅上发表版权声明,试图免责,这也隐含着很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今后,文著协将继续加大与境外主要中文教材、教辅出版机构的联系,了解其需求,为其提供全面的版权解决方案,同时加大法定许可稿酬转付力度和版权贸易力度,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更多中华优秀文化作品走出去,为境外使用者更加便捷地使用、传播中文作品,为优秀的中文作家、作品走向世界,提供更加优质的版权服务。”张洪波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叶飞 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