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04 08:45:12 来源:国家文物局
随着《石质文物保护与研究》《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古遗址保护与研究》的出版,南京博物院于近日出齐了《文物保护科技丛书》,主要包括青铜、书画、古建彩画、古遗址、古墓葬、石刻的保护与修复,涉及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文物保护工程案例及实施方法,是南京博物院多年来在这几类文物保护修复的主要科研工作和实践案例的总结。
近些年,南京博物院保护修复青铜器文物8000余件套,在青铜器保护修复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展陈的青铜文物都经过了自行研制的保护材料的封护。出土时完全变形或是碎片的青铜文物三羊罍、錞于、云纹铜油灯,经修复后评定为一级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无地仗彩画2000多平方米,彩画表面油漆覆盖物去除技术在杭州文庙应用面积达800平方米左右,修复隔离膜技术在南通文庙、杭州文庙、如皋文庙、金坛戴王府残损彩画修复中有较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形成较为成熟的保护理念和先进技术;保护修复了大量江苏地区的六朝石刻和江浙地区的摩崖题刻,独立主持设计和实施贺兰山岩画保护工程,形成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书画装裱方面,《装裱技艺》(苏派装裱技艺)入选省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成功装裱修复《九思图》《延龄瑞菊图自述》《孔子世家》百米书法长卷等具有影响力的古书画文物;在古遗址方面,主要针对中国东南地区遗址特点开展工作,陆续承担了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多项遗址规划、设计与施工项目,在不断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各项新材料与新技术,使得对潮湿地区古遗址的保护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和飞跃。
依托这些技术成果与典型案例编著的丛书可为以后相应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也可为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国家文物局 范陶峰 2018年5月3日)
近些年,南京博物院保护修复青铜器文物8000余件套,在青铜器保护修复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展陈的青铜文物都经过了自行研制的保护材料的封护。出土时完全变形或是碎片的青铜文物三羊罍、錞于、云纹铜油灯,经修复后评定为一级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无地仗彩画2000多平方米,彩画表面油漆覆盖物去除技术在杭州文庙应用面积达800平方米左右,修复隔离膜技术在南通文庙、杭州文庙、如皋文庙、金坛戴王府残损彩画修复中有较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形成较为成熟的保护理念和先进技术;保护修复了大量江苏地区的六朝石刻和江浙地区的摩崖题刻,独立主持设计和实施贺兰山岩画保护工程,形成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书画装裱方面,《装裱技艺》(苏派装裱技艺)入选省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成功装裱修复《九思图》《延龄瑞菊图自述》《孔子世家》百米书法长卷等具有影响力的古书画文物;在古遗址方面,主要针对中国东南地区遗址特点开展工作,陆续承担了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多项遗址规划、设计与施工项目,在不断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各项新材料与新技术,使得对潮湿地区古遗址的保护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和飞跃。
依托这些技术成果与典型案例编著的丛书可为以后相应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也可为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国家文物局 范陶峰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