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03 10:04:22 来源:国家文物局
4月2日,为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表达对张伯驹先生的怀念,故宫博物院与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故宫武英殿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等领导,张伯驹潘素夫妇的亲属,以及来自文博界和艺术界的老专家谢辰生、傅熹年等一百多位嘉宾出席了活动。开幕式上,单霁翔、关强在讲话中高度评价赞扬了张伯驹先生的书画捐献或转让给国家的举动对我国文博事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张伯驹先生的女儿张传綵代表亲属在致辞中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国家文博事业出力。
本次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先生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展品共33件(套),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时代排序,力争使观众对张伯驹先生的书画鉴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因其中一部分珍贵文物,如陆机《平复帖》卷、展子虔《游春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范仲淹《道服赞》卷等,尚处于休眠期,为保护文物,本次展览无法展出原作,而是用复制品替代。
张伯驹先生收藏,初时出于爱好,后则以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为己任,甚至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体现出崇高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操。
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单霁翔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先生化私为公,陆续将所藏大部分精品书画捐献或转让给国家的情况;并特别讲到,今天纪念张伯驹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三种精神:一是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二是化私为公的崇高境界,三是引导后来者的榜样力量。我们举行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之学术研讨会,就是为倡其念,纪其行,感其怀,引导人文文化大德懿行。
自1956年起,张伯驹先生和潘素女士分数次将收藏的部分精品文物捐赠或转让给国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等法书精品,极大地丰富了故宫书画类馆藏,提升了故宫书画的收藏品质,价值连城,意义重大。(国家文物局 钱冶 2018年4月2日)
本次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先生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展品共33件(套),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时代排序,力争使观众对张伯驹先生的书画鉴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因其中一部分珍贵文物,如陆机《平复帖》卷、展子虔《游春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范仲淹《道服赞》卷等,尚处于休眠期,为保护文物,本次展览无法展出原作,而是用复制品替代。
张伯驹先生收藏,初时出于爱好,后则以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为己任,甚至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体现出崇高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操。
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单霁翔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先生化私为公,陆续将所藏大部分精品书画捐献或转让给国家的情况;并特别讲到,今天纪念张伯驹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三种精神:一是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二是化私为公的崇高境界,三是引导后来者的榜样力量。我们举行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之学术研讨会,就是为倡其念,纪其行,感其怀,引导人文文化大德懿行。
自1956年起,张伯驹先生和潘素女士分数次将收藏的部分精品文物捐赠或转让给国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等法书精品,极大地丰富了故宫书画类馆藏,提升了故宫书画的收藏品质,价值连城,意义重大。(国家文物局 钱冶 2018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