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23 10:00:22 来源:文博在线
全国“两会”刚刚圆满闭幕,两会期间文博考古行业提案深受关注,除了雒树刚部长和刘玉珠局长在部长通道谈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物安全问题外,来自行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提交了很多提案。从博物馆、考古、文物保护、古村落保护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关注,文博在线简单做了整理。
博物馆方面提案
博物馆方面的提案主要在博物馆的新建和改扩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教育等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很关心非国有博物馆,对于非国有博物馆当下面临的问题,他表示关于资金问题在国家政策和个人努力下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有些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比如私人收藏家身份的转换和国家各种支持政策的落实。
据最新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1873座,其中有1297座是非国有的博物馆。最近两年,博物馆总数还在增长,非国有博物馆占比越来越大。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表示,2015年3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要求,在设立条件、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这让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他说:“还希望加强公益项目资金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投入,以及支持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向非国有博物馆倾斜。”
一座城市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气度和民众素养,行业外的代表委员在博物馆的筹建和改造方面也积极建言献策。例如筹建中国教育博物馆、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中国少儿教育美术博物馆、在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现代雕塑博物馆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阳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一级演员冯玉萍建议将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建设成国家级纪念馆。她表示,“成为国家的纪念馆,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有着历史意义,有现实的意义,对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对我们青年人,他是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建立国家级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可在更广范围内表达中国维护和平的立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关于考古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给予考古领域相当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在两会上共提出六个提案,其中三个事关考古工作,有人称他为“考古代言人”。一方面要《努力做好境外考古工作》的提案,袁靖认为应明确考古为国家行为,中央财政要为国外考古提供支持。
在《明确基本建设考古取费性质》的提案中,他列举了基建考古中的几个问题。一是收费性质不明带来取费存在一定障碍;二是费用管理不符合考古工作特点。基于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明确收费性质。第二,调整收费标准。
在《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提案中,他建议国家制定统一规定;结合地区差异有所调整;特殊工种特殊对待。
同时,关心考古工作的还有王巍委员和骆沙鸣委员。王巍委员认为,各地考古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他建议至少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十(可分三年逐步增加到位)。
骆沙鸣委员提到泉州已具备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条件,今后应对分散于永春、德化等地的古窑址进行整体性保护。因此,他建议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和专家指导泉州尽快启动《泉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提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并由第三方编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影响评估报告。
关于文化遗产
我国的文化遗产工作在过去五年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成绩,就如何更好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从不同方面分别给出了建议。
“明城墙申遗的过程,本身就是加强对明城墙保护和管理的过程,是对中国城墙不断认知、保护管理、引入国际标准的过程,这也是向全世界推介南京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则建议国家文物局将南京城墙(中国明清城墙)列入我国2020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使之早日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部署,保护和利用、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的表述,为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和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此次两会分别提议将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和将汉长安城纳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以此,在丰富人民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周边相关配套设施,将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并将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
袁靖委员也提出了加强长城保护方面的提案。
关于文物保护与人才培养
文物保护是每年不变的主题,而文博专业技术人才在文博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责任重大,他们既要有文史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文物保护的地位在文博工作中同样很重要,怎样培养文博专业人才,怎么能在这个时代继续保存好、研究好文物,为子孙后代所传承?这也是今年两会文博话题的焦点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中央加大对文物安全经费方面的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表示,文物保护不是简单修复技术,是一门系统科学,眼下需要更加重视文物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中国有令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的丰富文化遗产,最有条件成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强国。”苏伯民建议,应考虑确认文物保护的独立学科地位,设立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方向,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重视专门人才培养。
同样关注文物保护和人才培养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耿东升和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陶瓷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吕成龙,特别实在文物鉴定方面,两人都强调要用传统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今年的提案和基层文物保护、基层文博人才相关。关于文物保护,她建议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先急后缓原则,将为未列入重点文物保护范围的文物全部纳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红宇认为,应将文物保护应纳入公益诉讼范畴。她提到,“文物属国有资产,也是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可否将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畴,需要检察机关去研究和推进。”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
传统村落传承的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资源和潜在力量。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建议,国家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的保护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吴金笔的提案,建议完善古民居保护立法。他指出,在古民居的保护过程中,资金投入问题和相关立法依然不完善。基于此,他建议应妥善处理保护私人物权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完善相关立法。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古民居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马空说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冲击,许多传统民居被现代建筑所取代,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
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闫小培委员希望,在《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等“三法一条例”为基本法律法规的名镇名村保护框架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创新。
其他方面提案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部分代表委员聚焦关于文博相关文化产业、民族尊严、大国工匠方面的提案。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在推动陶瓷文化‘走出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西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亦代表介绍,在保护陶瓷文脉的同时,景德镇市积极推动创新发展,打造了一批集文化产业、创意交流、陶瓷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创新地标。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曲阳定窑协会会长庞永辉认为目前定窑的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对此,他建议将定瓷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纳入雄安发展规划。将中国定瓷小镇纳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为定瓷小镇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与此同时,梅亦也谈到,要创新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近段时间以来,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也引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的关注和思考。“三星堆几乎所有青铜器的修复工作都是杨晓邬做的,那些出土的文物在他手里从‘残烂’的断块儿还原成了现在的模样”,“像杨晓邬一样有出色技艺的工匠很多,但是也在逐渐减少,因此,我建议设立‘大国工匠’奖。”虽然每年国家都有一批去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的工匠们,但是在有些领域,工匠们却是没有奖项激励。
一份特殊的提案。2018年两会期间,来自文艺界第26组的3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递交了一份关于"制定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专门法"的提案。“颠覆民族英雄形象、丑化革命烈士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拿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伤痛来取笑,这完全挑战人类的正义和正常人的底线,作为中国人怎能如此?”贺云翱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以上内容仅摘要整理了部分代表委员的提案。希望这些提案建议都能实施下去,希望博物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都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文博在线 2018年3月21日)
博物馆方面提案
博物馆方面的提案主要在博物馆的新建和改扩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教育等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很关心非国有博物馆,对于非国有博物馆当下面临的问题,他表示关于资金问题在国家政策和个人努力下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有些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比如私人收藏家身份的转换和国家各种支持政策的落实。
据最新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1873座,其中有1297座是非国有的博物馆。最近两年,博物馆总数还在增长,非国有博物馆占比越来越大。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表示,2015年3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要求,在设立条件、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这让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他说:“还希望加强公益项目资金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投入,以及支持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向非国有博物馆倾斜。”
一座城市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气度和民众素养,行业外的代表委员在博物馆的筹建和改造方面也积极建言献策。例如筹建中国教育博物馆、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中国少儿教育美术博物馆、在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现代雕塑博物馆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阳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一级演员冯玉萍建议将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建设成国家级纪念馆。她表示,“成为国家的纪念馆,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有着历史意义,有现实的意义,对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对我们青年人,他是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建立国家级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可在更广范围内表达中国维护和平的立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关于考古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给予考古领域相当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在两会上共提出六个提案,其中三个事关考古工作,有人称他为“考古代言人”。一方面要《努力做好境外考古工作》的提案,袁靖认为应明确考古为国家行为,中央财政要为国外考古提供支持。
在《明确基本建设考古取费性质》的提案中,他列举了基建考古中的几个问题。一是收费性质不明带来取费存在一定障碍;二是费用管理不符合考古工作特点。基于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明确收费性质。第二,调整收费标准。
在《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提案中,他建议国家制定统一规定;结合地区差异有所调整;特殊工种特殊对待。
同时,关心考古工作的还有王巍委员和骆沙鸣委员。王巍委员认为,各地考古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他建议至少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十(可分三年逐步增加到位)。
骆沙鸣委员提到泉州已具备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条件,今后应对分散于永春、德化等地的古窑址进行整体性保护。因此,他建议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和专家指导泉州尽快启动《泉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提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并由第三方编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影响评估报告。
关于文化遗产
我国的文化遗产工作在过去五年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成绩,就如何更好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从不同方面分别给出了建议。
“明城墙申遗的过程,本身就是加强对明城墙保护和管理的过程,是对中国城墙不断认知、保护管理、引入国际标准的过程,这也是向全世界推介南京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则建议国家文物局将南京城墙(中国明清城墙)列入我国2020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使之早日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部署,保护和利用、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的表述,为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和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此次两会分别提议将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和将汉长安城纳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以此,在丰富人民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周边相关配套设施,将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并将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
袁靖委员也提出了加强长城保护方面的提案。
关于文物保护与人才培养
文物保护是每年不变的主题,而文博专业技术人才在文博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责任重大,他们既要有文史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文物保护的地位在文博工作中同样很重要,怎样培养文博专业人才,怎么能在这个时代继续保存好、研究好文物,为子孙后代所传承?这也是今年两会文博话题的焦点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中央加大对文物安全经费方面的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表示,文物保护不是简单修复技术,是一门系统科学,眼下需要更加重视文物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中国有令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的丰富文化遗产,最有条件成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强国。”苏伯民建议,应考虑确认文物保护的独立学科地位,设立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方向,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重视专门人才培养。
同样关注文物保护和人才培养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耿东升和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陶瓷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吕成龙,特别实在文物鉴定方面,两人都强调要用传统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今年的提案和基层文物保护、基层文博人才相关。关于文物保护,她建议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先急后缓原则,将为未列入重点文物保护范围的文物全部纳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红宇认为,应将文物保护应纳入公益诉讼范畴。她提到,“文物属国有资产,也是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可否将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畴,需要检察机关去研究和推进。”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
传统村落传承的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资源和潜在力量。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建议,国家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的保护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吴金笔的提案,建议完善古民居保护立法。他指出,在古民居的保护过程中,资金投入问题和相关立法依然不完善。基于此,他建议应妥善处理保护私人物权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完善相关立法。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古民居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马空说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冲击,许多传统民居被现代建筑所取代,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
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闫小培委员希望,在《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等“三法一条例”为基本法律法规的名镇名村保护框架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创新。
其他方面提案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部分代表委员聚焦关于文博相关文化产业、民族尊严、大国工匠方面的提案。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在推动陶瓷文化‘走出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西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亦代表介绍,在保护陶瓷文脉的同时,景德镇市积极推动创新发展,打造了一批集文化产业、创意交流、陶瓷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创新地标。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曲阳定窑协会会长庞永辉认为目前定窑的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对此,他建议将定瓷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纳入雄安发展规划。将中国定瓷小镇纳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为定瓷小镇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与此同时,梅亦也谈到,要创新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近段时间以来,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也引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的关注和思考。“三星堆几乎所有青铜器的修复工作都是杨晓邬做的,那些出土的文物在他手里从‘残烂’的断块儿还原成了现在的模样”,“像杨晓邬一样有出色技艺的工匠很多,但是也在逐渐减少,因此,我建议设立‘大国工匠’奖。”虽然每年国家都有一批去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的工匠们,但是在有些领域,工匠们却是没有奖项激励。
一份特殊的提案。2018年两会期间,来自文艺界第26组的3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递交了一份关于"制定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专门法"的提案。“颠覆民族英雄形象、丑化革命烈士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拿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伤痛来取笑,这完全挑战人类的正义和正常人的底线,作为中国人怎能如此?”贺云翱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以上内容仅摘要整理了部分代表委员的提案。希望这些提案建议都能实施下去,希望博物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都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文博在线 2018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