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26 09:15:04 来源:国家文物局
“紫垣秋草 翰墨人生——纪念刘炳森诞辰八十周年作品暨文献展”12月22日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幕。展览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故宫博物院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承办。
刘炳森(1937-2005),1937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字树盦,号海邨,早年自号刘五先生。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同年秋入故宫博物院工作。早期从事古代法书绘画一级藏品的临摹复制、修复和研究工作,曾复制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山东金雀山帛画等,同时创作山水画《双潭烟霭图》(与故宫博物院金仲鱼先生合作)《建明秋色图》等优秀作品。中年以后他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书法的创作与研究方面。其成就主要在于隶书和楷书,其中隶书独树一帜,最终形成“刘炳森隶书的形式语言”体系。本次展览展示了刘炳森创作的最具典型意义的书画作品,包括“华文隶书”电脑字体的原形——刘炳森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书的“汉字隶书字样”等。
开幕式上,刘炳森先生的夫人代表家属将珍藏多年的刘炳森书法珍品,包括《隶书<古诗十九首选二>》《隶书苏东坡词<水调歌头>》《楷书陆放翁诗》等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作为刘炳森纪念展览活动的一部分,展览开幕当日还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办了“纪念刘炳森先生诞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局 文冰 2017年12月25日)
刘炳森(1937-2005),1937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字树盦,号海邨,早年自号刘五先生。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同年秋入故宫博物院工作。早期从事古代法书绘画一级藏品的临摹复制、修复和研究工作,曾复制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山东金雀山帛画等,同时创作山水画《双潭烟霭图》(与故宫博物院金仲鱼先生合作)《建明秋色图》等优秀作品。中年以后他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书法的创作与研究方面。其成就主要在于隶书和楷书,其中隶书独树一帜,最终形成“刘炳森隶书的形式语言”体系。本次展览展示了刘炳森创作的最具典型意义的书画作品,包括“华文隶书”电脑字体的原形——刘炳森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书的“汉字隶书字样”等。
开幕式上,刘炳森先生的夫人代表家属将珍藏多年的刘炳森书法珍品,包括《隶书<古诗十九首选二>》《隶书苏东坡词<水调歌头>》《楷书陆放翁诗》等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作为刘炳森纪念展览活动的一部分,展览开幕当日还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办了“纪念刘炳森先生诞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局 文冰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