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19 08:26:54 来源:国家文物局
12月2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于安徽省池州市发布。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池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在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安徽省文化厅厅长袁华、池州市市长雍成瀚、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等数百位嘉宾与专家的见证下,共计100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问世。本届会议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暨池州生态文明研究院成立”为主题,20世纪建筑遗产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正契合了2017年新确定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旨,这是将建筑遗产与生态安全建设融为一体的文化城市建设之探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师赵元超向大会介绍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诞生过程,宣读了以梁思成设计的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杨廷宝等主持设计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张镈设计的民族饭店、张开济设计的百万庄住宅区、莫伯治设计的广州白云宾馆、张锦秋设计的大雁塔风景区“三唐工程”、程泰宁设计的杭州黄龙宾馆、彭一刚设计的甲午海战馆、马国馨设计的首都机场航站楼(90年代)、李拱辰设计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欧阳骖设计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唐玉恩设计的上海四行仓库改造设计等项目为代表的100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从全国范围看,与第一批98项名录相比,两批项目的共性表现在:均涵盖1900至1999年的各个时段;均有中国优秀建筑风格的项目;建筑类型丰富;中外建筑师皆有,涉及的院士、大师已超过30人次,其中张镈大师的作品共有7项入选。两批项目的个性体现为:第一批涉及的省市为14个,第二批涉及的省市为25个;工业遗产:第一批5个,第二批16个;居住类:第一批2个,第二批13个;建筑群:第一批15个,第二批23个。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有5项作品入选,是涉及项目最多的设计单位。
在“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单中有16处工业遗产,此次会议主办地池州建于1951年的国润红茶工业遗产名列其中。尽管它并非大型工业企业,但其以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迄今不断创新的工艺流水线及传统红茶生产工艺,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得的“全遗产样板”。
随后,单霁翔、修龙、马国馨、黄元等专家领导为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代表及设计单位代表颁发项目铭牌和荣誉证书。马国馨表示:“这次入选项目更加突出了20世纪全过程,中国建筑在吸收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在科学技术、建筑材料、技艺方法诸方面作出的探索,更看到老一辈建筑师、结构师超凡的贡献”。修龙认为:“从第一批到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经引发了中国建筑界、城市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老一辈建筑师以自己的作品当选为建筑遗产而感到荣光,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也从中学到建筑理念与建筑精神,潜心创作的建筑师日渐增多。”(国家文物局 金磊 2017年12月18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师赵元超向大会介绍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诞生过程,宣读了以梁思成设计的北京大学地质学馆旧址、杨廷宝等主持设计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张镈设计的民族饭店、张开济设计的百万庄住宅区、莫伯治设计的广州白云宾馆、张锦秋设计的大雁塔风景区“三唐工程”、程泰宁设计的杭州黄龙宾馆、彭一刚设计的甲午海战馆、马国馨设计的首都机场航站楼(90年代)、李拱辰设计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欧阳骖设计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唐玉恩设计的上海四行仓库改造设计等项目为代表的100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从全国范围看,与第一批98项名录相比,两批项目的共性表现在:均涵盖1900至1999年的各个时段;均有中国优秀建筑风格的项目;建筑类型丰富;中外建筑师皆有,涉及的院士、大师已超过30人次,其中张镈大师的作品共有7项入选。两批项目的个性体现为:第一批涉及的省市为14个,第二批涉及的省市为25个;工业遗产:第一批5个,第二批16个;居住类:第一批2个,第二批13个;建筑群:第一批15个,第二批23个。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有5项作品入选,是涉及项目最多的设计单位。
在“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单中有16处工业遗产,此次会议主办地池州建于1951年的国润红茶工业遗产名列其中。尽管它并非大型工业企业,但其以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迄今不断创新的工艺流水线及传统红茶生产工艺,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得的“全遗产样板”。
随后,单霁翔、修龙、马国馨、黄元等专家领导为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代表及设计单位代表颁发项目铭牌和荣誉证书。马国馨表示:“这次入选项目更加突出了20世纪全过程,中国建筑在吸收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在科学技术、建筑材料、技艺方法诸方面作出的探索,更看到老一辈建筑师、结构师超凡的贡献”。修龙认为:“从第一批到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经引发了中国建筑界、城市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老一辈建筑师以自己的作品当选为建筑遗产而感到荣光,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也从中学到建筑理念与建筑精神,潜心创作的建筑师日渐增多。”(国家文物局 金磊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