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任务:谱写新时代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新篇章
    2017-11-14 08:29:27    来源:国家文物局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未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文化工作者,研读十九大报告中的文化建设部分,让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思考良久。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诸多重要场合屡屡提及“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等文化发展理念。在这些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五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成绩令人喜悦、鼓舞人心,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五年来的历史性巨变之后,也提醒全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他直指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在于,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
    如何分析这一问题,我想我们必须回到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新论断之一,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了之前“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迈进,而更为突出的问题实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抑制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联系文化建设情况,我们也可以发现类似问题。以博物馆为例,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着眼于故宫文物和观众安全,推出了旨在限流分流的每日8万限流目标、实名制售票和全网售票,尽管如此,每年观众人数仍然不断攀升。2015年 “石渠宝笈特展”引发“故宫跑”,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再现争先观展的盛况。这些文化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文化遗产资源举办展览,“让文物活起来”,证明了广大民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认为,要落实上述要求,一是要尊重当代民众和后世子孙的文化权益,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保护好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物藏品,这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故宫博物院正在实施故宫整体维修保护项目和“平安故宫”工程两项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工程。故宫整体维修保护项目的持续实施,使得紫禁城逐步恢复了壮美、庄严之姿。2015年,故宫博物院将养心殿、宁寿宫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等四项研究性保护项目,作为2020年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的典范性项目,将古建筑保护、学术研究、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相结合,以期提升保护修缮质量。“平安故宫”工程自2013年开始实施,通过北院区建设、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等七个子项目,逐步构建分层次、分区域科学管理的故宫安全防护网。未来,故宫博物院将加强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古代建筑保护传承国家基地、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国家基地“两院两基地”的建设,强化学术资源整合,吸纳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服务于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在2020年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健康状态,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二是要充分理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并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以,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努力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我们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也需要从多起来、大起来提升至强起来。上一发展阶段,故宫博物院为了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逐步扩大开放面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选择,让大家有更多文化获得感。通过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服务民众,实现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在“强起来”的下一阶段,故宫博物院将根据十九大报告制定未来展览规划,转变观念,明确展览是为广大观众服务,而非为少数研究人员服务,提倡工匠精神、精品意识,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力争达到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观赏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真正办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体现出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三是要发出中国的时代强音,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然而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还不够立体和全面,甚至有的国家可能因刻板印象存有偏见。博物馆界近年来国际交流展览颇多,但是我们需要在更广范围传播“中国声音”。故宫博物院近年来通过持续运营国际博物馆协会培训中心和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举办紫禁城论坛、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赴外文物展览与引进外展等,强化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中外文化交流,期待以此让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认同,促进交流合作,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故宫博物院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变革提供动力,从而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文物局 单霁翔 2017年11月13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