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文明与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在大英县召开
    2017-10-17 11:27:12    来源:国家文物局

    10月14日至15日,“卓筒井文明与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在四川省大英县举行,来自全国文物界的70余名专家应邀参加研讨活动。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培军,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古村镇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囤生,四川省文物局专职副局长濮新,遂宁市副市长罗孝廉等出席。
    卓筒井遗迹分布在大英县卓筒井镇境内的7个村落,现存9灶240余口老井。卓筒井是用椎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的以竹子作套管的盐井,是人类始创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其工艺流程持续千余年,活态传承至今。宋代苏东坡的《蜀盐说》、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都对其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2006年,大英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卓筒井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卓筒井的保护利用工作,编制了卓筒井保护规划,拟将“卓筒井、蓬基井及蓬莱制盐化工厂”系列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展示,深度挖掘大英井盐文化。
    通过实地参观,与会专家对卓筒井的保护利用提出了很多建议,诸如将大英制盐工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富有活力的卓筒井博物馆,开发井盐文化延伸产品,加强卓筒井文明研究、宣传和推广等。此外,与会者还就古村落保护活化的方法、思路、案例展开了探讨和交流。(国家文物局 冯朝晖 2017年10月17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 010-59709888-658 京ICP备17043723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gbwhy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