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31 13:21:46 来源:新华社
根据讣告,杨先生生前已将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二人全部作品著作权中因作品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用以鼓励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但好学上进的学子,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并希望领受奖学金的学子学成后,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履行协议,在享有钱杨作品因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的同时,有义务负责全面维护钱杨二人作品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权利不受侵犯。
讣告还指出,关于许可他人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使用钱钟书、杨绛作品的权利以及钱杨作品的发表权,杨绛先生已委托专人行使。
“遵照杨绛先生的遗嘱,她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讣告称。(新华社 2016年5月27日)
链接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